一、种植业

  旱情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态势,首先能蓄的还是要多蓄,要加大抽水、调水的力度;水库要惜水保水,不能大水漫灌,发挥跨区域调水作用。在库区坝区,要安排专人专岗值守灌区各渠道、放水涵口,分时段、定量灌溉,合理调配用水。提前做好稻田的清沟理沟、进口出口管护等工作,在降水来临时,能够及时引水进田并保有水层;同时做好山塘、水库、水池、水窖、沟渠等水利设施的维护工作,高度关注天气预报,抓住一切可能的降水,充分做好引水蓄水工作。

  (一)水稻

  目前水稻大部分地区已处于抽穗扬花阶段,重点抓好以下抗旱保收措施:

  1.灌水抗旱。通过在江河、山塘、水库等抽水,利用一切可利用水源,及时灌溉。对开裂田块,采取早晚间歇灌溉方式保证田间温润,有条件的地方还可配合施用抗蒸腾剂、保水剂、生长调节剂等来保证沟缝间保有水润;对露白田块要加大早晚灌溉,力争让稻田保有一定水层。

  2.施好穗粒肥。根外追施尿素3~5公斤,增加叶绿素含量,延长叶片功能期,维持根系活力;施钾肥有缓解水稻旱情的作用,可施追施磷酸二氢钾1~2次,每次每亩100克;或喷施磷酸二氢钾铵,也可以氮肥和钾肥混合喷施。

  3.防好病虫。重点抓好稻瘟病、稻飞虱、纹枯病的防治。在破口抽穗前后应施药预防穗颈瘟病,破口前对穗颈瘟、纹枯病和二化螟的防治是水稻收获前最为重要的一次。今年还应重点关注白背飞虱、褐飞虱危害,达到防治指标立即防治。

  4.受旱稻田复水后的管理。旱后常遇涝灾,要注意开沟排水,做到大雨早排,小水灌溉,流水通畅,以防土壤板结,影响作物根系呼吸。

  (二)玉米

  目前我市春玉米已处于灌浆至腊熟阶段,夏玉米大部分处于抽雄阶段,少部分处于拔节阶段,重点抓好以下抗旱保收措施:

  1.浇水抗旱。利用一切可利用水源(江河、山塘、水库、水池等),及时浇水抗旱。可采取喷灌、润灌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保持根部土壤环境湿润。

  2.施好穗粒肥。对于还未吐丝抽雄的夏玉米,要及时施好穗粒肥。穗肥:在12~13片全展叶,可见16~18片叶期,于玉米行间挖窝深施(10cm处),并结合培土施好穗肥,追肥以氮肥为主,一般用复混肥15~25kg/亩。粒肥:于吐丝散粉期追肥,一般用磷酸二氢钾100~150克/亩、加尿素0.5kg/亩兑水25kg,进行叶面喷施。

  3.防好病虫。对于还未吐丝抽雄的夏玉米,要及时防好病虫害。重点抓好大小斑病、纹枯病、粘虫、玉米螟、草地贪夜蛾和锈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4.铲除杂草,中耕覆盖。为了将水分消耗减少到最小,全面铲(拔)除杂草,中耕锄松,切断土壤上层的毛细管,减少底层水分上升到表层蒸发掉。同时积极应用秸秆覆盖技术,将作物的秸秆、枯枝落叶铺盖在玉米行间,减少水分的蒸发,保持地表湿度。

  5.严防旱后灾害。旱后常遇涝灾,要注意开沟起垄,做到大雨早排,小水灌溉,流水通畅,以防土壤板结,影响作物根系呼吸。

  (三)蔬菜

  1.因地制宜引水灌溉。根据土壤墒情,积极拓展水源,动员农民充分利用现有水利设施,如池塘、河流、水库、提灌站等,实行人工浇灌或机械喷灌,做到能浇则浇,能灌则灌,把旱灾损失降到最低,切忌午间高温时大水漫灌,宜选择上午10点前、下午5点后进行浇灌。

  2.中耕覆盖保墒。中耕可切断土壤表层毛细管,抑制土壤水分蒸腾,增强作物抗旱力。对未进行畦面覆盖栽培的土块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充分利用秸秆、遮阳网等覆盖保墒,降低土壤温度,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同时提高肥料利用率。

  3.适时追肥。追肥结合灌水一同进行,采取有机肥湿施、液体施肥等办法补充土壤水分,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增强秧苗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吸收能力,提高土壤和作物的抗旱能力。茄果类、瓜类、豆类等蔬菜按照“中氮、高钾、中磷”的原则加强大量元素施肥和硼肥、钙肥等微量元素施肥,同时可用0.2%的磷酸二氢钾等进行叶面施肥,防止植株早衰,增加后期产量;大白菜、结球甘蓝等叶菜莲座期和萝卜根菜等肉质根膨大期要结合灌水增施速效肥料,每亩可施入复合肥30~40公斤。

  4.加强病虫害防治。高温干旱天气易导致病虫害发生,应及时防治。茄果类、瓜类、豆类等蔬菜重点防治蓟马、螨虫、白粉虱等,叶菜类、根菜类重点防治小菜蛾、跳甲等,要做好监控、统防统治和安全用药,选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把病虫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5.及时收获。及时采收商品性成熟的蔬菜,增加市场供应,减少灾害损失,增加菜农收入。

  (四)茶叶

  1.浇水灌溉。及时利用山塘、水窖蓄水等水源,采用浇灌、滴灌等方法进行茶园和茶树苗圃的灌溉抗旱。重点做好苗圃的灌溉,千方百计抗旱保苗。灌溉浇水时,应尽量灌足浇透,避免仅表面浇湿反而引起死苗。灌溉的时间适宜选择在上午烈日出现前。

  2.覆盖保湿。利用作物秸秆、山草、薄膜等材料覆盖茶园行间,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铺草后用土压实,预防火灾。干旱期间,茶园特别是幼龄茶园不宜除草。

  3.松土保墒、培土护苗。茶园行间浅耕松土,切断表土毛细管,可直接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含水量。茶苗根脚培土,加厚根部土层,可降低热辐射,减少水分蒸腾。必要时将茶园周边的泥土或枯枝落叶垒到茶树脚下,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4.合理施肥。结合冬管,10月份对茶园及时追肥,用茶叶专用有机肥或农家肥,根据茶园的生长势,在茶树旁边开沟适量追肥。

  5.适度修剪。9月中下旬,剪掉投产茶园枯黄或干焦的枝叶,结合茶园的轻修剪,使茶树蓬面形成平面或弧形;9月中下旬,对幼龄茶园进行定型修剪。高山茶园修剪至少在茶树进行休眠前半个月前完成,预防冻害。

  6.做好补植。此次旱情对新植茶园影响最大,旱后应视情况,选择适宜品种及时进行补植。

  7.注意防治病虫害。结合冬管,加强病虫害防治。采用人工防治、剪除病虫枝、清园除草、冬耕培土与施肥、矿物油和石硫合剂封园。

  (五)果树

  贵阳贵安当前尚未采收水果主要是猕猴桃、柑橘类、晚熟梨、晚熟李、晚熟葡萄、柿类等。需要根据情况分别提出措施,对已经采收果品完毕的结果树和幼树苗,需要保证花芽分化和保树成活。对于尚未采收的树种,需要保树保果同时进行。

  1.加强水利设施维护。提前维护果园灌溉设施,清理沟渠、灌溉管网,确保相应设施能正常使用,可在果园增加简易蓄水装置,在有降雨时,做好雨水收集,为抗旱做准备。

  2.洞穴灌水补充营养。在不具备灌溉条件且旱情严重的果园,在树冠滴水线下往内10~15cm,每株开挖至少3个20cm深的蓄水洞,在洞内铺设塑料袋或塑料膜蓄水,选用废弃旧管,截成10~20cm长作为输水管,连接蓄水洞,使袋内水分缓慢渗透进入根系,同时可提前用水溶性肥补充树体营养,提高树体抗旱能力。

  3.利用田间植被抗旱。对果园尚未封行的幼树期和结果初期树,利用生草等矮秆作物,抗旱保树;对进入结果期的果园,通过刈割杂草覆盖、地膜覆盖、防草布覆盖等措施解决干旱问题。覆盖厚度在10~15cm,覆盖地膜或防草布需要呈现脸盆状或V字形。

  4.人工遮盖减少蒸腾。有条件的及时铺设遮阳网,减少蒸腾量。应根据不同种类对光照的需求,选择不同遮光率的遮阳网进行覆盖。银灰色遮阳网遮光率较低适用于喜光类果树,黑色遮阳网遮光率较高适用于耐阴类果树。

  5.修剪降低蒸腾保树。结合夏季修剪,落叶树种要对徒长枝、交叉枝、病虫枝等进行合理疏枝回缩,对主枝过多,影响通风的锯除,有果实的适当疏除部分果实。葡萄、猕猴桃要及时摘心,减轻树体负担,减少树体蒸腾作用。常绿果树摘除部分叶片。对正处于第二次生理落果柑橘, 由于夏梢旺发,要及时进行控梢保果。注意控制修剪量、要保持一定遮阴度,严禁过度修剪。

  6.灌溉方式与时间。应根据土壤墒情,积极拓展水源,及时进行灌水抗旱,尽可能进行喷灌、滴灌或小水渗灌,切忌大水漫灌。宜选早晚温度相对较低时灌溉,切忌午间高温时大水漫灌。

  7.安全用药控制病虫。高温干旱季节常伴随蚜虫、橘小实蝇、锈壁虱等虫害大发生,病毒病和白粉病等气传性病害增加,造成减产或绝收,在高温干旱条件下防治病虫害更要注重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安全用药。化学防治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宜选择上午8点前、下午5点后施药防治,以免因高温造成农药蒸发浪费,或农药灼伤植株形成药害。施用农药时,做好个人防护,严禁进食、饮水和吸烟,避免农药与皮肤接触,防止农药中毒事故发生。

  8.施用肥料保树抗旱。喷施叶面肥增强树体抗逆性。可在早晚气温较低时喷雾,选择氨基酸液肥400(落叶树)~800(常绿树)倍液或500倍水溶性高钾,隔10天左右1次,连喷2~3次;或抗旱调节剂黄腐酸,每亩喷施50~100ml加水稀释后喷施。

  (六)中药材

  1.及时准备遮阳网、喷滴、水泵等抗旱物资。做好灌溉基础设施建设,提前准备好抗旱机器和水源。灾情发生时,及时浇水。

  (1)把握好浇水方法。一般在上午9点或者下午6点后,浇水抗旱。水资源充足的,可进行沟灌,应掌握透水即排,畦沟内渍水时间也不宜过长,切忌大水漫灌,严防浸透药材根系时间过久,造成根系损伤或腐烂;水资源较少的,可采用单株冲浇。

  (2)按照不同中药材的生物特性进行浇水。要针对不同品种进行浇水抗旱。需水量加大的有白芷、白术、射干、桔梗、牛膝、板蓝根、薏苡仁、牛蒡子、栀子、穿心莲、藿香、金银花、菊花、厚朴、杜仲等,需要浇水抗旱;只宜少量浇水的品种有白及、黄精、百合、玄参、牡丹、玉竹等。

  (3)浅中耕松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4)覆盖遮阴降温。提前搭好设施大棚框架,在中午前后高温时间覆盖遮阳网遮阴降温。结合中耕松土,在植株基部地面覆盖杂草,降低地温,降低水分散失。

  (5)及时浇水的同时,使用赤霉素吲哚乙酸芸苔素的复配的诱抗剂,全田喷雾。

  2.及时追肥。如果底肥施用充足,在高温季节可以不追肥。但是如果出现长势不好,需要施肥,应按照以下要求开展。

  (1)以磷肥为主,可在高温下迅速提升作物对矿物质、水分的吸收,

  (2)降低肥料使用量。一些设施大棚种植的药材,例如铁皮石斛、半夏等可用微量元素叶面肥。

  (3)尽量在傍晚,气温不是很高的时候施肥。

  3.及时联系保险部门。因持续干旱造成损失的并已投保的,灾后第一时间联系保险公司,及时申报极端天气农业保险。

  4.旱灾后补救技术措施。全面追施一次低浓度速效肥。及时补苗或改种其他作物。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二、畜牧业

  针对当前旱情,结合畜牧业生产特点,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开源与节流并重

  重点确保种畜禽场、规模养殖场(户)的畜禽饮水。要充分利用现有水源,做好蓄水及设施建设工作,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谋划备用水源,通过打井找水、开渠引水,确保畜禽用水。要节约用水,定量喂水、用水,并检查水线,防止滴漏造成浪费。倡导使用畜禽自动饮水装置,减少用水浪费。大牲畜用水可改冲洗为喷洒。

  (二)调整饲养管理技术

  对畜禽舍增加风扇降温消暑,采取干湿分离的粪污处理方式,减少栏圈冲洗用水,保持舍内干爽清洁,防止畜禽因过多出汗而增加饮水量。强化消毒措施,每天早、晚及时清扫畜禽粪便,通过堆积发酵,防止苍蝇、蚊子滋生,做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水禽生产如水源干涸,可采取放牧方式,或转移到有水的地方。

  (三)改善畜禽饮水卫生

  由于干旱造成水源质量差,容易诱发和传播疾病。因此,受到工业污染和病原污染的水源不应使用,对一些死水、浑浊水等地面水应先净化,然后再进行消毒使用。净化可采用沉淀和过滤方法,沉淀多用明矾,过滤常用的滤料有矿渣、木炭等,消毒以漂白消毒法为宜。

  (四)调整经营策略

  为减少干旱损失,可引导规模养殖场(户)适当调整养殖规模,如适当提前出栏,出售部分幼畜、幼禽,对已过了产蛋高峰期的家禽可提前淘汰。

  (五)抓好草地抗旱

  主要是严禁过牧,防止草原火灾。有条件的地方对人工草地进行灌溉和除杂保墒。做好补播准备,一旦雨水来临抢时补播。

  (六)强化动物疫病防控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确保不发生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做好圈舍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持圈舍清洁通风,最大限度减少疫病发生。加强疫病的监测和排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和处理。认真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流通环节监督检查,对病死畜禽严格按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上市流通,确保畜产品安全。

  三、渔业

  按照“不与人畜争水、不与粮食争水”的思路,及时启动抗旱应急预案,落实抗旱减灾措施,力争实现抗旱保渔业增收。

  (一)组织成鱼销售,减少水体负载

  将商品鱼捕捞上市销售,缓解水体溶氧压力,确保未达上市规格的鱼安全度旱。

  (二)科学投喂,降低鱼耗氧量

  减少每天投喂次数和投喂总量,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同时投喂量为正常量的50%~60%,以便减少饲料浪费造成水质污染,保持水体清洁。

  (三)加强管理,采用机械增氧

  加强对池塘、养鱼稻田的渗漏检查和维修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修闸堵漏,减少水体浪费。养殖池采用机械增氧、塘间抽水循环及本塘水循环等措施,网箱养殖可将网箱移至较深水域区,实现增氧,避免水体缺氧导致鱼类死亡。

  (四)加强鱼病预防,防止爆发性病害发生

  定期泼洒生石灰、微生物水质改良剂,增强鱼类抗病能力,每10天左右泼洒一次生石灰,每次每亩5~10公斤。

  (五)清除淤泥,修补塘埂

  对已干枯的池塘和小山塘,发动养殖户清除淤泥,修补塘埂和沟渠,做好水源恢复后的生产准备。

  (六)做好苗种生产和余缺调剂

  为保证今后的水产苗种供应,组织鱼种场采取与外地苗种供应商签订苗种供应协议或将种鱼转移至外地繁殖场进行繁殖等措施进行生产自救,为来水后的渔业生产做好放养苗种的准备工作。

  (七)科学调度渔业用水

  对于兼有灌溉功能的池塘和小型水库,应根据效益优先的原则,协调好渔业和农业的关系,制定科学的渔业用水调度方案,统一调度,统一放水,力争实现抗旱减灾夺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