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安市农业农村部门发布《2025年泰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间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导农户科学防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间杂草,减少因杂草导致的危害和损失。

  近年来,受气候变化、耕作制度变革、频繁调种以及农机跨区作业等多重因素影响,泰安市农田杂草种群变化和群落演替明显,恶性杂草蔓延加快,主要农田杂草的抗药性持续上升,给种植业生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泰安市防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间杂草,应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粮食、油料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和除草剂减量控害为目标,突出重点区域、关键环节、恶性杂草,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采取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化学措施为重要手段,辅以物理、生态等防治措施的综合治理策略,实现杂草防治处置率达90%以上、防治效果达90%以上、杂草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的目标。

  《方案》指出,要坚持综合防控、治早治小的防控原则。农户要充分发挥轮作休耕、深耕除草、覆盖除草、调控水层等农业、物理及生态措施的作用,及时清除田埂、沟渠杂草,发挥生态控草作用,降低杂草发生基数,减轻化学除草压力。出苗期和幼苗期是杂草防控的关键阶段,农户要根据粮食、油料作物田间栽培模式、土壤墒情以及除草剂特性,适宜地区优先选择土壤封闭处理,在杂草幼苗期趁早实施茎叶喷雾处理。

  农户可根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间杂草发生种类及危害特点,采用非化学控草技术和化学控草技术,重点防控马唐、牛筋草、稗、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反枝苋、马齿苋、打碗花、饭包草、铁苋菜、苘麻等阔叶杂草,香附子等莎草科杂草。如发生除草剂药害,及时喷施芸苔素内酯、赤霉酸、磷酸二氢钾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害。农户应加强水肥管理,促根壮苗,增强抗逆性,帮助作物快速恢复生长。

  此外,适时用药、科学用药和精准施药,对于科学防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间杂草具有重要意义,农户需做好这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