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化市今年春耕生产圆满结束。全市旱田播种与水稻插秧总面积达381.59万亩,其中旱田314.69万亩、水稻66.9万亩,全部按计划高质量完成,为全年粮食稳产增产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春耕前期,气温偏低叠加降水偏多,导致整体进度较去年延迟2~3天。面对挑战,全市上下超前谋划、专班推进、精准督导。市级成立粮食生产专班,层层压实责任,组建4个指导服务组,高效统筹农资调运、农机调度与技术服务,在有限窗口期内抢抓农时,跑出了不误农时的“通化速度”。

  四大保障筑牢春耕根基。农资供应足。早部署、早行动,去年底即启动农资储备指导,全市备春耕资金达9.86亿元,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供应充足;科技赋能强。累计培训各类农业从业者5.35万人次。春耕投入农机9.12万台,推广保护性耕作8.16万亩。精选实用技术26项、主导品种34个,科技新质生产力在田野扎根;安全防线牢。聚焦农机作业、农资安全、灾害预防等八大领域,筑牢春耕安全网。检修农机5.01万台套,免费发放粘贴安全反光贴9万条,发布涉农气象信息33期、农作物病虫简报5期,守住安全生产红线;同步严打假冒伪劣。

  积温无忧,丰收可期。经与气象部门、省市农业专家、种粮大户开展多次分析研判,总体看,春季异常天气对全年积温略有影响但不大,后期如不出现极端天气,对全市粮食产量不会造成影响。当前,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工作重心已转向精细田管、防灾减灾、惠农补贴落地及未来科学收获准备。

  通化市将全力确保正常年景下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9亿斤以上,持续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