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过来看看,油菜根肿病主要危害根部,引起根部肿大,植株矮化,发生病害的油菜叶片呈灰绿或黄色。”1月7日,在蓬溪县红江镇白坪社区,蓬溪县农业农村局植保专家唐自然将“带病”油菜从土里拔出来,介绍油菜根肿病危害症状。
当前,正值小春作物生长关键时期,科学有效防治小春作物病虫害,对于提升粮油作物单产、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2025年全市小春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会商及油菜根肿病现场培训会上,市农业农村局明确,各地要迅速行动,抓早治小、关口前移,积极落实落细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加强田间实用技术宣传培训,努力赢取小春作物病虫害防控主动权。
调查
小春作物主要病虫发生率
比去年同期偏低
作为一种土壤传播病害,根肿病在田间扩散速度快,从点到片到全田发病仅需3年,致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10-15年,发病田块亩减产30%-100%。
对此,植保专家给出防治建议:选好抗病品种,省农科院等农业科研院所已选育出“川油101”等多个抗病品种;做好种子处理,采用晒种、药剂浸种、药剂包衣等防控措施;进行作物轮作,与非十字花科轮作,最好选择水旱轮作。
“小春作物主要病虫发生率比2024年同期偏低,但防治工作仍不可松懈大意。”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1月6日,全市小春病虫发生面积较去年减少1.5%。其中小麦条锈病早于去年发生,小麦蚜虫减少15.6%,油菜霜霉病减少21.98%。
防治
落实工作措施保障小春
作物生产安全
在2025年全市小春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会商及油菜根肿病现场培训会上,农业方面有关专家从品种选择、播期播量、施肥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小春作物易发病虫害及疫病的发生原理、发生趋势和发生情况,重点围绕小麦条锈病、油菜菌核病的症状识别、调查监测、发病规律、危害特点及综合防治等内容作了详细讲解。
据遂宁市2025年小春作物病虫发生趋势预报显示,综合病虫基数、农作物品种抗性、气象资料分析,预计2025年我市小春作物主要病虫总体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126.91万亩次,重点病虫为小麦条锈病、赤霉病,油菜菌核病、霜霉病及小麦油菜蚜虫等。
市农业农村局提出,下一步,各地要强化预报预警,扩大监测调查范围、加密监测调查频次、做好会商和短期预报,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防止因监测预警不到位错失最佳防控时机;推广冬季清园技术,及时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分片包干指导,清除菜园中的残枝病虫果叶、油菜下部老黄叶,以及其它作物病虫寄生物,有效减少病虫基数;依托“百县千乡万户”科学安全用药培训平台,面向种植大户、防治服务组织、农药经营者、广大农民等,加强田间实用技术宣传培训。同时,加强与重庆潼南农业农村部门沟通合作,做好信息共享、会商研判、人才和技术交流等方面工作,不断提升植保工作水平,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