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国内油厂大豆开机压榨量较大,豆粕产量处于较高水平,但终端饲料养殖企业拿货需求有限,大部分以随用随采为主,导致油厂豆粕库存继续增加,部分油厂甚至面临胀库停机风险,催促已经购买6-7月合同的提货比较普遍。在如此供应宽松的背景下,豆粕价格继续维持偏弱整理的趋势。

  进口商采购大豆船期数据显示,自2025年4月开始中国进口商就减少了对美国大豆的采购,从6月开始就未从美国采购任何大豆,且在6-8月采购已经完成,基本都是从巴西及阿根廷采购。但是中远期采购装船数据显示,9月采购完接近一半的大豆船期均是从巴西及阿根廷等国家采购,特别是到10月美国新大豆已经上市,中国不仅未采购美国大豆,也因为南美大豆成本高没有签订任何大豆订单。

  据统计数据显示,在7月2日当天油厂豆粕成交放量,当日成交量超过了50万吨,其中国内某大型油厂集团远期合同成交火爆,大部分以近期推出的10月-2026年1月合同为主。7月1日晚间有消息传出,中国将要采购300-500万吨美国大豆,且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收到美国政府通知,美国已取消对中国芯片设计软件(EDA)的出口限制 ,这家德国供应商已恢复中国客户对其软件和技术的全面访问。市场预估中国这是为了完成中美在2020年第一阶段协议签订的850亿美元美国产品采购的承诺,而美国也开始逐渐放开贸易限制,之后谈判才能更好的开展。

  虽说后期采购大豆船期可能贸易形势更加明朗,但是目前美国大豆已经进入生长期,市场对天气变化更加敏感,加之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已经下调,就算是美国大豆库存增加明显但也可能出现坐地起价的情况;而南美的巴西及阿根廷已经出口了一定数量的大豆,特别是阿根廷的出口关税优惠已经取消,届时大豆进口成本很大概率会出现增加;加之四季度终端饲料养殖企业对豆粕需求数量将增长,从而支撑豆粕价格出现易涨难跌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