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虾市上演“冰火双拼”。珠三角南美白对虾借台风后供应缺口,虾价一路飙升,最高上涨1元/斤;此外,国际进口端量价齐升,内外市场博弈加剧,虾市格局暗藏新变量!而罗氏沼虾、斑节对虾却被“集中上市潮”拖入继续下行空间,短期内价格上涨无望。

  南美白对虾大虾紧俏成主流,国际联动强化涨势

  当前南美白对虾市场区域分化特征鲜明,大虾资源紧缺始终是牵引行情的核心因素,不同产区因供应结构与外部环境差异,呈现出有别又相关联的运行态势。

  台风“韦帕”过境后,广东珠海虾价迅速回升。部分中大虾因发病或应激提前出塘,加剧了本就紧张的大虾供应,25头规格较7月15日上涨0.5元/斤,目前达到18元/斤,30头、40头规格同步上行,其中大虾涨幅尤为突出。目前当地大量土塘已进入投苗阶段,新产能形成有效供应尚需时日,短期内涨势有望延续。

  广西北海则延续了全国高价区的稳定表现,25头规格涨至23元/斤,持续领跑国内市场。预计8月中旬迎来集中投苗,短期供应保持稳定,高价行情得以巩固,成为华南产区的价格标杆。

  华东与华北产区的“大小规格分化”更为显著。福建漳浦受暴雨淹塘影响,病虾流入冲击中小规格市场,40头规格下跌至11元/斤,但25头以上大虾因供应稀缺,价格保持微涨,“大虾领涨”的格局清晰可见。

  江苏盐城虾价整体平稳,如东、盐城区域投苗进度已完成三成,锅炉虾养殖户计划9月投苗,产能衔接有序,目前30头规格稳定在17元/斤,显示优质虾源仍获市场有力支撑。山东滨州、潍坊一带,大汪子虾和外塘虾集中上市导致30头中虾价格跌至15元/斤,而20头以内大虾因供应紧缺价格居高不下,工厂化养殖在大规格虾上的优势成为区域涨势主力。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的联动效应进一步强化了国内行情的上行预期。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进口暖水虾43万吨,6月单月进口量达8.6万吨,创年内新高。其中,厄瓜多尔虾占比76%,均价同比上涨0.19美元/公斤;印度虾6月进口量同比增长26%,均价环比上涨。进口量价齐升既反映出国际供应偏紧的态势,也意味着国内市场的成本支撑在逐步增强,与国内大虾紧缺的格局形成呼应,为后续行情上涨提供了潜在动力。

  整体来看,大虾紧俏的市场特征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效应,共同构成了当前南美白对虾市场的运行框架,养殖户与流通商需持续关注供需变化及内外市场联动趋势,以精准把握市场节奏。

  罗氏沼虾供应放量,价格小幅回落

  本周罗氏沼虾受产区批量上市冲击,珠三角、长三角产区塘头价同步下滑。珠三角多规格虾价普降,江浙25头/斤规格报价24元/斤,且江浙后续放量、消费无利好,短期难改颓势。不过,对比其他对虾,罗氏沼虾养殖利润仍存优势。

  斑节对虾供应增量持续,跌势难止

  斑节对虾延续跌势,当前珠三角、福建、汕头产区普降。珠三角30-10头/斤规格因集中出塘回落,福建30头/斤、汕头20头/斤规格同步下探;后市出虾量续增,供需矛盾加剧,仅本地虾车少量交易难挽颓势,养殖户需避集中上市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