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468项符合查询结果。(搜索耗时:0.0000秒)
随着饲料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颗粒饲料的颗粒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 用户要求饲料颗粒外观光滑 颗粒均匀一致 颗粒硬度适宜 粉化率低 水分符合标准 而这些要求的实现涉及到饲料配方和原料品质 饲料加工工艺及设备等诸多方面 1 饲料配方和原料品质的影响 饲料配方和原料品质对颗粒质量影响极大 配方中含能量饲料 蛋白质饲料 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分别为60 70 20 25 3 5 1 2 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是主要组成成分 也是影响粒质量的主要因素 1 1 原料的多样性 当前为了降低成本 各种替代原料越来越多 如麦 稻糠 DDG 啤酒糟 玉米蛋白粉 菌体蛋白 酵母 菜粕 棉粕 血粉 肉 骨 粉 蚕粉等等 由于这些替代原料的品质相差较大 致使饲料吸收蒸汽的能力下降 表现为颗粒松散 表面无泽 硬度差 粉化率高 为了改善颗粒质量 经常需要在配方中添加增加粘结力的成分 如小麦 冰面粉或膨润土等 根据我们的使用情况 加适量的小麦或次面粉效果较好 主要因其富含面筋蛋白和可溶性纤维素 较易于吸收蒸汽而熟化 从而提高颗粒质量 1 2 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含量是决定颗粒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 配方中蛋白质含量较高时较易于制粒 颗粒质量也较好 因为蛋白质受热后可塑性 粘性增大 使制粒产量提高 质量好 但当配方中蛋白质含量过高时 制粒效果下降 对蛋鸡30 的浓缩料 除去玉米和面粉等 进行制粒加工 由于该配入中淀粉含量低 粗纤维含量1 2 以上 粗蛋白含量35 以上 因而其吸收蒸汽能力严重降低 饲料调质温度仅为 50 6 0 deg C 颗粒质量严重下降 1 3纤维素含量 饲料中粗纤维含量不宜超过10 因为纤维自身的粘结力差 致使饲料粒子间的结合力下降 同时也影响饲料吸收蒸汽的能力 进而使饲料颗粒的硬度 成形率和产量降低 制粒设备磨损严重增大 1 4 脂肪含量 饲料中加入适量的脂肪 则饲料通过模孔的流动性好 摩擦阻力减少 饲料易于成型 且制粒机环模磨损小 能耗低 颗粒质量好 但饲料中加入的脂肪含量过高 颗粒质量反而下降 因油脂可使饲料粒子间的结合力下降 颗粒易碎裂 贮存电困难 当饲料中需要过量的脂肪时 可采用制粒后喷涂的方式添加 1 5 水分含量 一般情况下 饲料调质前的水分低于12 5 时 其吸收蒸汽的能力较强 调质温度高 颗粒质量好 根据多年的实践 粉状饲料调质后水分在 15 5 17 时 效果好 按一般的规律 粉状饲料调质时温度每升高10 deg C 水分约增加0 6 而淀粉等煳化的温度要求在80 deg C 因而 淀粉饲料调质前的水分不宜过高 否则其吸收蒸汽能力下降 粉状饲料调质温度降低 淀粉煳化和蛋白变性程度降低 饲料粒子间的粘结力下降 颗粒质量降低 近几年来 每到新玉米上市时 饲料调质时添加蒸汽困难 制粒生产功耗高 生产率低 饲料颗粒硬度差 粉化率高 针对以上情况 我们采取粉状饲料暂存于制粒中间仓 16 24 小时使饲料料间进行充分传质 然后再制粒 经生产考核发现 饲料吸收蒸汽的能力上升 调质温度基本可保证在 70 deg C以上 1 6 原料的吸湿性 粉状饲料中有吸湿性强的原料时 若生产准备时间长 则粉状饲料的流动性就会严重降低 同时 这类饲料制粒性能差 颗粒质量差 例如 在生产乳猪料时 加入柠檬酸乳清粉 代乳粉等原料 由于这些原料遇空气后极易变粘稠 且遇高温易焦化 制粒时加蒸汽特别困难 调质温度低 颗粒质量差 生产这类饲料时 只能采用少加蒸汽快速生产的方法 2 生产工艺设备的影响 2 1 蒸汽系统的影响 1 小型饲料厂常采用低压蒸汽锅炉 其所用蒸汽压力一般为 0 2 0 4MPa 蒸汽锅炉也放置于制粒机附近 由于其产量较低 蒸汽管道输送距离短 制粒机环模孔径小 一般为 oslash 2 oslash 3 因而其颗粒质量较好 2 大型饲料厂由于产量高 设备多 蒸汽锅炉一般都远离生产车间 因而其蒸汽输送管道较长 通常在几百米 常采用高温高压蒸汽 以确保制粒调质时的蒸汽质量 一般使用 0 8MPa 和180 deg C的饱和蒸汽 从我们的使用经验看 蒸汽锅炉应放置于制粒机附近 尽量缩短蒸汽管道的长度尤其是在北方 另外 蒸汽锅炉应优先选择油炉 因煤炉很难保证蒸汽压力的稳定 否则 蒸汽中含水率高 蒸汽压力不稳 进而影响调质效果 影响颗粒质量 2 2 调质器的影响 北方某饲料厂所用的制粒机 8t h 其调质器长度为 1 4m 由于近些年来饲料中添加的替代原医料品种的增多 加之北方冬季寒冷的天气及输送管道长 调质时间过短 调质温度较低 调质效果很难保证 因此 在北方大型饲料厂制粒机所用的调质器 宜选强化型 以确保粉状饲料的调质温度和时间 从而保证颗粒饲料的质量 2 3制粒机环模和压辊的影响 模辑间隙 间隙宜保证在 0 05 0 3mm 即环模旋转时刚好能带动压辊转动为好间隙大时 模辊间的楔形空间攫入饲料的能力下降 模辊对饲料的挤压力减少 当压力小于模孔内壁对饲料的磨擦阻力时 制粒机就会堵机 影响颗粒质量 一般要求更换环模或压辊时 最好配对更换 正常生产时 要在每班开机前调整模辑间隙 使用旧环模和压辊时 应进行打磨处理 尽量保证其表面平整 压辊磨损 在检查制粒时 若发现压银转动不灵便时 要及时更换 一般情况下压辊轴承损坏时 经常出现压辊不能正常转动情况 否则 将出现堵机而影响颗粒质量 模孔直径及入料锥孔 在环模厚度不变的情况下 模孔直径减少 则饲料颗粒受挤压的强度升高 颗粒形整齐 硬度和密度提高 粉化率降低 据资料反映 模孔为 oslash 2 oslash 3mm的饲料颗粒对乳猪 雏鸡的饲养有益 当然 环模模孔直径减少 必然导致其生产效率降低和能耗上升 因此 要综合以上诸因素进行合理选择 另外 环模的入料锥孔若已严重磨损 制粒生产的产量及颗粒质量都会下降 因为 此时饲料添加的蒸汽量受到限制 蒸汽量大 就会堵机 从而使饲料调质温度降低 因此 若环模尚可用时 应及时加工环模的入料锥孔 以保证产量和颗粒质量 2 4 冷却和碎粒的影响 1 颗粒冷却应均匀且适度 现在应用较多的是逆流式冷却器 其冷却效率高 效果好 2 颗粒破碎设备主要注意当破碎辊齿磨钝后 应及时修复 否则 破碎齿辊的挤压作用变强 饲料的颗粒均匀性变差 粉化率升高 正常生产时 要按饲料品种正确调整好破碎辊间隙 3 颗粒料破碎后应用筛面倾角较小的平面回转分级筛进行筛分处理 尤其是大型饲料厂更应如此 筛面倾角过大时 将使颗粒料的筛分不充分 致使颗粒料的粉化率上升 3 完善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3 1 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标准 制粒岗位有明确的操作规范标准和颗粒质量标准 在中心控制室 制粒间 打包间 化验室都放置颗粒样品供参照 3 2 科学地安排生产顺序 尽量将同粒度或近粒度的颗粒饲料安排接续生产 或将同一系列饲料相近粒度安排接续生产 以消除或减少不同颗粒料间的交叉影响 否则将引起大小颗粒间的掺杂 影响颗粒质量 3 3生产过程的监控 在生产过程中 制粒人员应适时检查制粒机 碎粒机 分级筛处颗粒度 及时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控 同时打包 质检部门人员也应对颗粒粒度进行监控 以确保在各生产环节颗粒质量符合要求
更新时间:2023-12-11 14:14:34
近来饲料原料一跌再跌 豆粕 菜粕 棉粕连续弱势 豆粕期货 现货跌破4000元 在本年度丰产的情况下 玉米市场供应有卖压后移的风险 鱼粉再供应逐渐增加 但需求萎靡 延续弱势下跌走势 在部分饲料原料价格弱势下跌影响下 畜禽 水产饲料降价潮来袭 但养殖户发声快停料了 究竟为什么? 豆粕首粕4000元大关 后期不妙? 相关统计显示 截止11月22日国内主要油厂43 蛋白豆粕现货成交均价为4110元 吨 较8月底的高点已经下跌近950元 吨 据饲料行业信息网豆粕报价显示 11月23日已经有江苏及广东两地的贸易商将豆粕价格最低调至3980元 吨 这是自7月以来豆粕价格首次跌破4000元 吨的价位 其他当地的不少工厂的豆粕报价也向4000元 吨逼近 只有东北及西南 西北等地的价格仍维持在4150元 吨之上的高位 随着豆粕供应逐渐攀升 预计豆粕价格将全线跌破4000元 吨的价位 鱼粉价格预计继续偏弱运行 国内进口鱼粉市场 目前进口秘鲁超级蒸汽鱼粉价格至17500 18100元 吨 较上月底的17700 18500元 吨 下跌了200 400元 吨 实际成交议价 国产鱼粉市场 山东荣成地区63 蛋白TVN150的国产鱼粉参考报价在11200元 吨 较上月底下降了2000元 吨 预计鱼粉继续偏弱运行 养殖户快停料了 随着冷空气一轮一轮地影响 从北到南 养殖户陆续减料停料 目前长江沿线的养殖户也开始慢慢减料投喂了 预计12月份会陆续停料 所以这波降价通知发出来 不少养殖户表示 是好消息 但意义也不是很大 ldquo 快要停料的时候降价 等到明年开始大量喂料又涨价? rdquo 部分畜禽饲料厂发声降价 随着豆粕价格下跌 部分饲料厂也发出了降价通知 如下 部分企业水产料降价 常州海大生物饲料有限公司降价通知 11月23日起 加州鲈料 海水鱼料 生鱼料等产品降价200 300元 吨 浙江粤海饲料有限公司调价通知 11月23日起 加州鲈料 生鱼料 海水鱼料等产品降价200 300元 吨 湖州海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调价通知 11月23日起 鲈鱼料 生鱼料 牛蛙料等产品价格下调200 300元 吨 宁波天邦饲料科技有限公司调价通知 11月23日起 加州鲈料 海水鱼料 牛蛙料等产品降价200 300元 吨 湖州亿盛饲料有限公司降价通知 11月23日起 鲈鱼料 海水鱼料 黄颡鱼料等产品价格下调200 300元 吨 浙江锦顺饲料有限公司降价通知 11月23日起 鲈鱼丰康系列下调300元 吨 厦门嘉康饲料有限公司降价通知 11月22日起 大黄鱼鱼苗料 812大黄鱼料等产品降价200元 吨
更新时间:2023-11-24 17:09:12
国际菜籽供应压力增加 目前 加拿大菜籽已经完成收获 10月 加拿大农业部未对2023 2024年度平衡表进行调整 只对2022 2023年度的项目进行了微调 但旧作的结转库存仍然保持不变 加拿大农业部预计 2023 2024年度菜籽产量为1736 8万吨 较上年度减产132 7万吨 与此同时 美国农业部也将加拿大菜籽产量由9月的1820万吨下调至1780万吨 略高于加拿大统计局的预估 近几周加拿大菜籽出口提速 周度出口量恢复至20万吨以上 目前已累计出口菜籽164 97万吨 与5年同期相比 这一出口进度仍然偏慢 考虑到前期出口偏慢的影响 今年加拿大菜籽月度出口量的高点或延后至11月 目前 加拿大菜籽出口压力尚未见到缓解的迹象 加拿大菜籽的CNF价格出现大幅下跌 我国菜粕 菜油价格也随之出现下跌 在加拿大菜籽出口增长的同时 澳大利亚菜籽正处于收获期 据澳大利亚农业部预估 2023 2024年度澳大利亚菜籽产量为520万吨 较上年度减产38 但仍然好于近10年的平均产量 虽然减产 但澳大利亚菜籽的FOB价格仍然低于加拿大 乌克兰的菜籽已经完成收获 2023 2024年度乌克兰的菜籽和葵籽产量均实现增长 菜籽产量预计为430万吨 较上年度增长80万吨 葵籽产量预计为1450万吨 较上年度增长230万吨 目前 乌克兰的葵籽价格已经止跌企稳 而菜籽价格跌势或仍未结束 截至11月5日 2023 2024年度欧盟累计进口98 852万吨乌克兰菜籽 进口速度偏慢 2023 2024年度乌克兰菜籽出口量预计在365万吨 2022 2023年度欧盟总计采购261 33万吨乌克兰菜籽 因此 乌克兰菜籽价格压力的充分释放仍需等待一定时日 此外 乌克兰的葵籽和菜籽FOB价格是全球油籽价格的洼地 这也促使欧盟增加对乌克兰油籽的进口 从而在国际市场中对加拿大菜籽和澳大利亚菜籽形成一定的价格压力 11月 12月国内菜籽集中到港仍然是当前菜系品种盘面交易的主要矛盾 受加拿大菜籽装运偏慢的影响 国内10月菜籽到港量有所推迟 第三方资讯机构对国内各港口的跟踪统计数据显示 10月国内菜籽到港量约23万吨 与42万吨船期预估数据存在19万吨的差异 菜籽到港延后将进一步增加11月 12月的供应压力 预计11月 12月菜籽进口量将达到110万吨 后期到港量仍存在进一步向上的可能 11月 12月船期的加拿大菜籽能够间断性地打开盘面榨利 明年1月船期盘面榨利迅速修复 预计油厂的采购将继续增加 历史上的11月 12月与今年同体量的进口曾在2014年和2022年出现过 回溯当时菜系品种的盘面走势 2014年无论是菜粕还是菜油 主力合约在11月 12月均出现下跌 而2022年由于国内菜油 菜粕库存处于较低水平 虽然菜籽进口量显著增长 但仍走出了上涨行情 今年无论是菜粕还是菜油 库存水平都脱离了低位区间 需求上暂无亮点可言 在菜籽大量到港的预期下 价格难以得到有效支撑 目前 市场处于交易预期向交易弱现实转换的过程 当菜籽集中到港兑现 供应压力会进一步施压菜系品种基差和盘面价格 此外 今年1 mdash 9月菜籽进口量一直偏高 即便从6月开始菜籽进口量显著下降 但6月 8月和9月的进口量仍保持在近几年同期水平之上 油厂的菜籽压榨量也相应维持较高水平 截至11月3日当周 沿海油厂的菜籽库存为9万吨 处于季节性偏低水平 由于菜籽到港延后 油厂近几周菜籽入库量较少 菜籽库存的增加相较往年滞后 菜粕和菜油需求都偏弱 从需求情况来看 菜粕和菜油的国内消费都偏弱 10月沿海油厂的菜粕提货量为14 44万吨 环比持平微增 今年水产饲料对菜粕的需求不及往年 水产养殖旺季结束进一步令菜粕需求失去支撑 目前 广东地区的豆粕 菜粕价差扩大至960元 吨附近 菜粕 豆粕的比价为0 77 按蛋白含量计算 菜粕单位蛋白的价格比豆粕便宜约8元 虽然菜粕已经具有一定的性价比 但还不足以促使下游饲料养殖企业大规模启用菜粕对豆粕进行替代 据了解 目前一些禽料中已经添加了菜粕 而猪料中菜粕的添加还未大规模启动 一方面 国内进口菜籽尚未大量到港 菜粕供应缺乏稳定性 另一方面 在年末大猪 肥猪养殖上量阶段 养殖端对添加菜粕的接受度可能要打折扣 饲料的色泽和适口性 料肉比的变化等因素都将影响菜粕在猪料中的添加比例 当然 与豆粕相比 菜粕的总量较为有限 尽管后期菜粕供应量较大 但猪料对菜粕的需求一旦增长 菜粕也极易回到去库的轨道上 另外 需要关注的是 巴西大豆生长期内干旱天气对豆粕价格的拉动作用 预计豆粕 菜粕的盘面价差将维持在相对高位 今年菜油的需求呈现波动性 成交量相对较高的月份出现在2月 3月 5月和7月 在这几个月份前后 菜籽和菜油的进口量也相应较高 同时今年3 mdash 5月还伴随着较低甚至倒挂的菜油 豆油价差 以上两个条件将在11月 12月再度出现 除预期菜籽大量到港之外 目前四川地区的菜油 豆油现货价差已经缩窄至40元 吨附近 广东地区甚至达到 100元 吨 低价差对习惯食用菜油的地区已经变得相当具有竞争力 再加上油脂消费旺季和菜籽持续稳定的供应 菜油的需求量预计在11月 12月会有进一步增长 目前 广西地区油厂的未执行菜油合同已显著上升至7 3万吨 而广西是川内菜油调运的主要来源之一 已率先反映出需求的增长 未来 菜油需求和价格传导路径或是菜籽集中到港 mdash 菜油 豆油价差进一步下行 mdash 菜油需求增长 mdash 菜油库存消化 mdash 菜油价格反弹 如果这一过程中豆油因南美天气问题出现上涨 则对菜油价格起到显著的带动作用 建议以逢高抛空为主 国外方面 因集中收获和销售导致的国际菜籽价格下跌行情尚未结束 菜籽价格短期仍将延续弱势 国内方面 国内菜系品种的主要矛盾在于菜籽即将大量到港 以及菜油 菜粕需求不振 在供强需弱预期下 菜系品种价格承压运行 然而 随着豆粕 菜粕价差扩大以及菜油 豆油价差收窄 菜系品种在蛋白和油脂中的替代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预计需求情况将随着菜籽到港和压榨逐步改善 后期菜籽供应和菜油 菜粕需求的强弱关系 菜油 菜粕的库存变化予以重点关注 此外 南美大豆生长逐渐进入关键期 南美天气变化也会对菜系品种价格造成相应影响 基于以上判断 预计菜系品种短期内维持振荡偏弱走势 但不排除在豆系或菜系自身需求支撑下出现阶段性走强行情 策略上 建议以逢高抛空的短线交易为主
更新时间:2023-11-14 14:59:41
近来 豆粕 鱼粉等饲料原料行情面临压力 豆粕上行存在阻力 鱼粉在秘鲁捕鱼相对正常 以及进口低蛋白鱼粉量多 且国内水产需求进入淡季影响下 鱼粉价格弱势下跌 hellip 水产饲料原料降价 水产料最高降价1000元 吨 豆粕 美盘大豆下跌带动进口大豆价格下降 后续到港大豆数量将陆续增加 豆粕产量将增加 而饲料养殖企业对豆粕补库谨慎 成交清淡后观望心态预期增加 豆粕继续保持震荡偏弱行情 今日豆粕现货均价4220元 吨 较10月初降价335元 吨 菜粕 国内油菜籽供应有充足保障 同时受加工效益总体良好影响 菜粕产供量也同样充足 在需求端水产养殖旺季已经结束 菜粕刚需消耗总体继续呈下降态势 其对价格的支撑力度将继续减弱 其中菜粕现货均价3120元 较10月初下降470元 吨 鱼粉 国内进口鱼粉价格偏弱下跌 其中进口秘鲁超级蒸汽鱼粉价格集中在17500 18100元 吨 普通级鱼粉价格在15200 16600元 吨 由于进口非秘鲁鱼粉量多 多为低蛋白鱼粉 且市场需求不佳 港口鱼粉库存增加至15万吨 鱼粉持货商观望为主 令低蛋白鱼粉供应宽松价格下跌 而超级鱼粉货源紧张 价格持稳 其中秘鲁超级蒸汽鱼粉价格在17500 18100元 吨 较10月初降400元 吨 水产料再降价 普水料 特种鱼料 虾料 蛙料都降 近日海大 通威等企业再次下调饲料价格 这已经是半个月以来第二次降价 其中加州鲈料共降600元 吨 鳜鱼料两次降价共降1000元 吨 本次降价包括海大 通威 粤海 杰大 旺海 广宝 源信 新希望 倬屿等 其中加州鲈料降300元 吨 鳜鱼料降500元 吨 个别企业海水鱼料降150 300元 吨 生鱼料 黄颡鱼料降150 300元 吨 牛蛙料降300元 吨
更新时间:2023-11-13 16:54:09
从昨天开始 豆粕期货 现货小幅回落 而今天豆粕骤然下跌 期货 现货下跌100元左右 虽然美豆期价有所反弹 支撑豆粕成本 但USDA报告将美豆单产以及产量均有上调 令美豆期价进一步反弹承压 豆粕现货价格大幅降价 同时 菜粕 棉粕在需求端支撑不足背景下 难逃弱势噩梦 豆粕现货价格跟盘大跌 因美国农业部在11月份供需报告中上调大豆单产后产量调高到41 29亿蒲式耳 期末库存调高到2 45亿蒲式耳 利空市场后CBOT大豆期价下跌 美盘大豆下跌 进口大豆成本跟随下行 而豆粕产量偏低 但库存目前仍处于近年同期较高的水平 加之饲料养殖企业采购谨慎 豆粕成交继续偏低 油厂挺价动力下降 近期被动跟涨的豆粕价格 在美盘大豆回落后出现大幅回调的行情 期货 主力01合约收4028元 跌102元 今日豆粕现货均价为4210元 下跌了95元 其中江苏地区43 豆粕出厂价格再次下跌至4100元以下 至4080 4090元左右 期货低开大跌 菜粕现货跟随回落 期货 郑州商品交易所 CZCE 菜粕期货主力RM2401合约 开盘3055元 收盘2928元 跌131元 最高3058元 最低2924元 国内11月来自加拿大的进口油菜籽到港数量总体依旧充足 菜粕产供量也同样充足 在需求端 水产养殖旺季已经结束 菜粕刚需消耗总体继续呈下降态势 预计菜粕价格将维持弱势震荡 菜粕现货价格跟盘大幅回落50 150元 吨 今日均价为3180元 吨 棉粕价格将继续偏弱运行 下游采购心态较谨慎 缺少需求支撑 油厂挺粕动力有所下降 豆粕跟盘下跌利空棉粕 同时 棉粕与豆粕性价比优势不大 棉粕出货量少 打压棉粕价格 但是原料成本仍然较高 对棉粕成本支撑 棉油企业开工率较之前上升 目前整体棉粕供应压力不大 厂家持价 短期棉粕市场参照豆粕行情 将进一步调整 其中46 夏津3800 3850新疆昌吉3400 3450 周度下跌150元 吨
更新时间:2023-11-10 17:04:45
当前对于豆粕而言进入关键节点 我们看到豆粕震荡上涨后 再次小幅回落 豆粕有成本高企以及库存回落支撑 但又面临现实成交清淡 涨幅受限制 后面等待美国农业部月度供需报告指引 而菜粕 棉粕很显然 承压走弱 鱼粉在捕鱼相对正常 水产需求进入淡季 以及低蛋白鱼粉 国产鱼粉供应宽松影响下 不管进口还是国产将继续偏弱调整 hellip 豆粕价格普遍回落 美豆保持偏强走势 成本驱动与市场预期向好 豆粕库存回落也为价格抗跌提供支撑 但生猪及肉鸡养殖持续亏损 导致饲料养殖企业补库积极性受限 多以随买随用为主 豆粕成交冷清 上涨幅度受限 今日豆粕现货均价为4305元 吨 下跌40元 吨 菜粕跟盘回落 期货 郑州商品交易所 CZCE 菜粕期货主力RM2401合约 开盘3072元 收盘3055元 跌25元 最高3081元 最低3033元 现货 虽然菜粕替代需求存在对菜粕有支撑 但是11月份菜粕产供有充分保障 而水产养殖旺季已经结束 菜粕刚需消耗总体继续呈下降态势 其对价格的支撑力度将继续减弱 预计菜粕价格将回归弱势 慧通数据统计为 今日菜粕现货价格跟盘回落10 50元 吨 其中东莞3250元 吨跌40元 吨 厦门3300元 吨跌50元 吨 防城3230元 吨跌50元 吨 南通港3180元 吨跌20元 吨 武汉3230元 吨跌20元 吨 天津3300元 吨跌20元 吨 昆明3220元 吨跌10元 吨 成都3240元 吨跌10元 吨 营口3380元 吨跌20元 吨 棉粕价格承压弱势下跌 今日棉粕价格全体下跌 其中豆粕现货价格跟盘下跌 利空棉粕 同时 棉粕与豆粕性价比优势不大 棉粕出货量少 打压棉粕价格 但是原料成本仍然较高 对棉粕成本支撑 且目前整体棉粕供应压力不大 厂家持价 短期棉粕市场参照豆粕行情 将进一步调整 2023年11月9日 46 夏津3800 3850元 下跌50元 新疆昌吉3400 3450 下跌100元 供应逐步增加 国产鱼粉下跌明显 国内进口鱼粉价格偏弱下跌 国产鱼粉下跌明显 其中进口秘鲁超级蒸汽鱼粉价格集中在17500 18100元 吨 普通级鱼粉价格在15200 16600元 吨 下跌了400元 吨 国产鱼粉弱势下跌 由于国产鱼粉供应增加 且需求不畅 山东荣成地区63 蛋白TVN150的国产鱼粉参考报价在12500元 吨 下跌700元 吨 综合而言 鱼粉市场继续存在压力
更新时间:2023-11-09 17:12:52
中央气象台11月5日18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受强冷空气影响 预计 11月5日20时至11月7日20时 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6~10℃ 其中 内蒙古东南部 东北地区中南部 江淮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2~16℃ 由于气温骤降 玉米储存难度降低 利好玉米市场 而豆粕期货价格再度大涨 现货价格也普遍上涨 同时菜粕 棉粕价格多有上调 天气助力玉米市场 行情一改颓废走势 国内主产区气温下降利于玉米储存 基层种植户对于低价的抵触情绪提升 市场上量减少 港口及深加工企业的提价促收意愿提升 6日玉米价格继续走高 到厂青冈2290涨40松原2440涨20宁晋2690涨40邹平2774涨30到站镇江2830赣州2760锦州港2610蛇口港2720 豆粕期货 现货全部上涨 期货 期货今天收4118元 上涨102元 现货 美豆连续回升改善市场预期 油厂挺粕动力趋强 菜粕超跌反弹 与豆粕市场运行趋于同步 今日沿海地区豆粕价格大多至4200元左右 今天豆粕现货均价4315元 吨 上涨60元 菜粕期货高开收涨 菜粕现货偏强上涨 期货 郑州商品交易所 CZCE 菜粕期货主力RM2401合约 开盘2970元 收盘3007元 涨68元 最高3033元 最低2954元 菜粕现货价格跟随上涨10 80元 吨 今日均价3220元 棉粕价格涨跌互现 今日棉粕震荡调整 价格涨跌互现 虽然受美豆强势突破提振 豆粕市场将继续拓展反弹空间 利好棉粕市场 同时新疆棉籽价格上涨 对新疆棉粕成本支撑 但夏津棉籽价格下跌 令部分地区价格有所下调 46 夏津3850 3900新疆昌吉3450 3550 玉米 豆粕 菜粕 棉粕后市如何? 玉米 由于11月份以后玉米容易储存 玉米售粮压力虽有减弱预期 但是基层粮源依旧偏多 需求待恢复 玉米整体反弹幅度有限 豆粕 美盘大豆上涨带动进口大豆成本跟随上行 国内买涨不买跌的策略及偏低的终端库存增强了饲料养殖企业的补库意愿 工厂及贸易商均借此机会纷纷提高豆粕报价 其价格重心短期将继续上移 菜粕 豆菜粕价差继续走阔 菜粕替代需求有望增加 叠加10月到港进口菜籽量预计大幅低于此前预期 菜粕供应压力或有所缓解 以及豆粕价格上涨提振 预计短期菜粕价格有望维持偏强震荡 棉粕 新季棉花供应增加 棉油企业开机率较之前上升 棉粕供应有所增加 且棉粕需求不佳 但是豆粕存在反弹预期利好棉粕 因此棉粕短期将延续震荡行情
更新时间:2023-11-06 17:01:34
最近部分主要饲料原料可以说是弱势持续 价格跌跌不休 而在近两日弱势画风有所转变 可以说我们关注的豆粕等品种不宜过分看空 其中豆粕 菜粕迎来反弹机会 油脂 玉米价格也有所上涨 豆粕库存下降 价格继续上涨 期货 今天期货最终收4039元 上涨56元 现货 在国内豆粕库存下降 加之饲料养殖企业将逐渐迎来季节性豆粕需求旺季 在价格出现反弹后增强工厂的挺价心理 豆粕价格将迎来短期小幅反弹机会 今日豆粕价格继续上涨 均价为4255元 上涨40元 吨 期货高开收涨 菜粕现货继续反弹 期货 11月3日主力郑州商品交易所 CZCE 菜粕期货主力RM2401合约 开盘2924元 收盘2960元 涨63元 最高2965元 最低2909元 现货 国内目前油菜籽压榨利润较好 采购商采购较积极 加上菜粕需求有限 均对菜粕价格不利 不过豆菜粕价差继续走阔 菜粕替代需求有望增加 叠加10月到港进口菜籽量预计大幅低于此前预期 菜粕供应压力缓解出现超跌反弹 今日菜粕均价为3190元 上涨50元 油脂反弹上涨 国内油脂方面 受印尼DMO政策提振 周四国内油脂市场形成期现共振 整体强势反弹 豆油和棕榈油期货纷纷创出一周高点 今日豆油主流价格上涨至8400 8500元 吨 上涨100元 持粮主体浮现出惜售情绪 玉米价格小幅回升 随着国内主产区天气转凉 有利于种植户储存玉米 加上雨雪天气影响市场上量 局部区域存在阶段性供应紧张 收购价格小幅偏强东北降雪天气物流受阻 玉米上量有所下降 北方港口晨间集港量继续减少 下海量激增 港口库存小降 贸易商收购价格维持稳定 今日玉米均价2656 26元 上涨4 21运 豆粕 菜粕 油脂 玉米是否还会继续上涨? 豆粕 美盘大豆反弹带动进口大豆成本上涨 加之豆粕短期内供应下降 且需求端有望增加 均能够增强工厂及贸易商的挺价意愿 虽然豆粕迎来反弹机会 但明显上涨还是很难 暂时关注主流能否至4300元 菜粕 预计短期菜粕价格有望维持偏强震荡 豆油 豆油或继续反弹 反弹过程中还会有调整 玉米 由于降雪天气改善储存条件提振种植户及贸易商持粮缓售信心 或致局部地区价格出现短时偏强 但新季玉米上市量继续增长 新作供应压力继续凸显 因此总体上11月上中旬期间价格上涨很难具有持续性
更新时间:2023-11-03 16:55:41
近日豆粕反弹力度明显不足 豆粕再度下跌 广东地区部分贸易商报价低至4030元 即将跌破4000元大关 同时菜粕 棉粕跌幅还要大于豆粕 不仅粕类家族呈现下行走势 短期没有好转的还有玉米 基层粮源保管难度加大 种植户售粮意愿较高 市场心态整体谨慎 收购主体均随采随用 除此之外DDGS 油脂等品种均有不同程度下跌 受到原料 ldquo 杀 rdquo 疯 新希望等企业宣布饲料降价150元 吨 水产料最高降500元 吨 豆粕成交清淡 延续偏弱震荡 由于后期进口大豆到港数量将有所增加 并且饲料养殖企业补货谨慎 豆粕成交清淡 库存仍处于近年同期偏高水平 将施压豆粕市场 豆粕或继续震荡偏弱走势 昨日豆粕均价4190元 吨 较前一日下跌10元 吨 较8月初下跌了240元 吨 供应压力不减 菜粕价格继续跟跌 国内目前油菜籽压榨利润较好 买船积极 进口菜籽将继续超预期到港 供应压力不减 而需求端已进入淡季阶段 菜粕需求有限 预计菜粕价格将以偏弱运行为主 菜粕现货价格跟盘下跌20 70元 吨 昨日均价为3125元 吨 较8月初下跌了655元 吨 需求不佳 棉粕承压普遍下跌 近日棉粕价格弱势下跌 豆粕现货市场承压下跌回吐周一涨幅 利空棉粕 同棉粕需求较为一般 市场成交清淡 且棉籽价格有所下跌 棉粕成本支撑力度减弱 棉粕价格有所承压 其中昨日46 夏津4100 4120元 吨 跌10元 新疆昌吉3400 3450元 吨 跌100元 吨 新粮供应压力释放 玉米价格仍处季节性弱势 进入十月后 新季玉米大量上市 尤其是东北新粮集中上市 农民售卖积极性高 市场价格跌跌不休 预判11月份大多数时候玉米价格总体偏弱走势为主 昨日玉米均价2652 58元 下跌1 05元 较8月初下跌了190元 吨 DDGS 油脂纷纷下跌 一方面豆粕市场被施压 反弹乏力 一方面玉米偏弱震荡 并未止跌 玉米酒精企业开机率上升 受此影响DDGS价格偏弱运行 昨日均价2537 5元 较8月初下跌了401元 吨 周二国内油脂期货市场整体承压下跌 菜油期货在进口菜籽集中到港压力下探出四个多月新低 棕榈油期货也跟随外盘大幅回落 豆油期货呈现被动跟跌状态 在三大油脂期货中较为抗跌 近期油脂市场多空激烈博弈 行情连续性较差 整体呈现底部区间震荡 昨日油脂主流价格8250 8350元 吨 较上一日下跌100元 吨 饲料原料价格下跌 饲料价格有所变动 因近期豆粕 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回落 新希望 通威 正大康地 普维康 川新佳牧 喜德宝 澄莲饲料等饲企陆续宣布畜禽料下调50 150元 吨 此前在10月27日 海大 通威 澳华 粤海 杰大 百洋 丰华在广东市场先后宣布下调价格 鳜鱼料降500元 吨 鲈鱼料降300元 吨 蛙料降300元 吨 10月29日 浙江的联盛 联兴 联尊三个饲料厂也宣布降价 鲈鱼料鳜鱼料降500元 吨 牛蛙料降300元 吨 泥鳅料降200元 吨
更新时间:2023-11-02 10:23:35
豆粕消费缺乏亮点 6 mdash 8月连粕走势偏强 6 mdash 8月 国内豆粕单边上涨 连粕主力合约从6月1日盘中低点2872元 吨直线上涨至8月 8月31日 连粕主力合约盘中高点为4173元 吨 涨幅达到45 然而 同期CBOT大豆在美国产区天气交易的主题下宽幅振荡 CBOT大豆主力合约6月1日盘中低点为1299 25美分 蒲式耳 截至8月31日 盘中高点为1392美分 蒲式耳 涨幅仅7 连粕走势强于CBOT大豆 反映出国内豆粕基本面偏强 图为海关口径大豆月度到港量 单位 万吨 从供应端来看 6 mdash 8月 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为2936万吨 处于历史同期第二高水平 仅次于2020年的3098万吨 远高于去年同期的2330万吨 除进口部分外 6 mdash 8月还有进口大豆拍卖补充99万吨 即6 mdash 8月进口大豆新增供应量达3035万吨 同比增加29 供应量充足 相对来说 油厂压榨开机率并不高 6 mdash 8月 国内油厂进口大豆压榨总量为2449万吨 处于历史同期偏高水平 但同比增幅仅6 与到港量增幅并不匹配 笔者认为 这主要与国内海关调整进口大豆检疫政策有关 影响进口大豆的到厂和压榨节奏 但6 mdash 8月国内大豆压榨量是增加的 也就是说 从供应端来看 无论是进口大豆还是豆粕 6 mdash 8月供应同比和环比都是增加的 图为油厂豆粕周度成交量 单位 万吨 从需求端来看 6 mdash 8月 国内豆粕需求表现强劲 数据显示 6 mdash 8月 国内油厂口径豆粕现货提货量为1124万吨 去年同期为1015万吨 同比增幅10 7 相对提货量 这个时间段豆粕现货成交更加积极 笔者认为 这个阶段国内豆粕需求旺盛主要有几点原因 一是截至5月底 国内油厂豆粕商业库存不足30万吨 海关CIQ证书检疫带来的不利影响导致下游对断豆的恐慌增加 市场出现集中补库需求 二是7 mdash 8月国内养殖需求明显改善 生猪养殖利润曾在7 mdash 8月短暂回升至正值 提振生猪二育扩栏 因此 市场对四季度豆粕现货需求非常乐观 增加了远月采购需求 三是三季度国内杂粕到港量相对偏低 菜粕 颗粒粕 葵粕到港等都出现明显下滑 增加了豆粕的替代需求 总的来说 6 mdash 8月 国内豆粕供需双旺 特别是在中下游市场集中买货的情况下压缩了油厂豆粕库存 导致豆粕供需紧张 继而助推价格不断上涨 9月出现反季节性累库 相对6 mdash 8月国内豆粕强势上涨行情 9月以后豆粕期现价格均从高位大幅回落 图为国内油厂豆粕商业库存跟踪 单位 万吨 在下游企业基本完成8 mdash 10月的备货后 采购需求支撑不足 豆粕基差开始松动 虽然豆粕现货一口价在美国大豆交易天气 注入升水的带动下继续走强 但豆粕基差从8月下旬开始走入下跌通道 因此 9月以后美国大豆产区天气交易结束 CBOT大豆和连盘豆粕期货价格开始走弱 国内豆粕现货价格也从高位回落 虽然其间不时有油厂停机的消息传出 国内压榨企业有挺价意愿 但此时市场情绪已经发生转变 挺价效果并不理想 究其原因 一方面 经过6 mdash 8月集中备货 下游企业的合同和物理库存充足 中短期补库需求被透支 另一方面 贸易企业的观点出现分化 大多数贸易企业在看到油厂挺价不理想后 在有经营利润的情况下 为锁定经营利润 加快销售节奏 导致国内豆粕价格快速下跌 从成交上看 9月国内油厂口径豆粕周度成交均值仅20万吨 远低于6 mdash 8月周均157万吨的成交量 如果说成交量反映的是采购情绪 那么下游提货量则反映实际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 9月中下旬是 ldquo 双节 rdquo 备货期 但传统消费旺季并没有体现出提货的增量 9月豆粕日均提货量维持在17万吨 与6 mdash 8月持平 因此 9月和10月中上旬 在国内油厂周均160万吨偏低的压榨量下 豆粕商业库存出现反季节性累积 11 mdash 12月仍需注意风险 展望国内豆粕后市行情 目前市场情绪不乐观 从供应端来看 后期国内进口大豆预期到港量相对充足 据第三方资讯机构预估 10 mdash 12月 国内进口大豆到港总量接近2600万吨 远高于去年同期的2200万吨 以及过去3年均值2350万吨 从到港节奏来看 虽然10月进口大豆到港预估偏低 仅700万吨左右 但11月 12月或面临进口大豆集中到港 今年最后两个月大豆月均到港量为930万吨 应对国内油厂压榨需求绰绰有余 从需求端来看 四季度通常是国内进口大豆压榨需求淡季 过去3年 四季度进口大豆压榨量均值为2402万吨 低于三季度压榨均值2458万吨 一方面 因为年末生猪 禽类通常会集中出栏 将导致豆粕饲料需求下降 特别是今年国内畜禽养殖业利润低 经历7 mdash 8月短期反弹后生猪价格再次走弱 猪企利润倒挂且基础存栏量较大 后期仍面临较大的出栏压力 另一方面 基于2022 2023年度全球菜籽和葵籽整体增产的事实 四季度国内杂粕供应相对充足 截至10月中旬 华南地区豆粕和菜粕现货价差接近1000元 吨 豆粕和葵粕现货价差达到1150元 吨 均位于最近半年的偏高水平 将对豆粕需求造成替代竞争 这两个因素叠加明显不利于后期国内豆粕的消费 总体来看 四季度国内豆粕供应相对充足 而需求预期不乐观 这将继续压制现货价格和基差 与此同时 后期还需关注国内外豆粕市场风险 国外方面 目前南美新作大豆尚处在播种早期 巴西预期丰产是国际大豆估值和国内进口大豆成本的最大压力 若南美新季大豆在生长期出现不利天气而导致丰产预期落空 那么全球大豆市场格局则需要重新评估 国内方面 虽然预期四季度国内进口大豆供应充足 但目前国内进口大豆买船主要集中在10月和11月 12月以及明年1月进口大豆因无榨利支撑而无法买船 为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国内进口大豆供应带来不确定性 目前 国内上下游博弈尚存 下游企业对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基差接受度不高 无法给出油厂转移风险的途径 导致大豆采购持续偏慢 而目前国内豆粕产业的供需结构相对脆弱 自8月下旬豆粕基差松动以来 中下游市场参与者对四季度豆粕现货价格和基差的观点转空 主动压缩物理库存和基差合同 从数据来看 10月中旬 国内饲料企业豆粕平均物理库存天数已经从8 mdash 9月的9 mdash 10天降至8天左右 如果后期南美天气出现问题 以目前国内进口大豆的采购进度和产业企业库存情况来看 豆粕价格有大幅上涨空间 菜粕继续承压运行 供应方面 加拿大菜籽仍然是国内进口菜籽的主要来源 1 mdash 9月 我国到港的424万吨菜籽中有398万吨来自加拿大 因此 随着三季度以来进口加拿大菜籽压榨持续给出利润窗口 国内买船充足 预计10 mdash 12月国内进口菜籽到港量接近100万吨 且主要集中在11 mdash 12月到港 再加上国内四季度通常会有50万吨进口菜粕到港量 四季度菜粕供应充足 图为进口菜籽月度到港量 单位 万吨 需求方面 一方面 四季度是水产需求淡季 即使在其他料型中有增加也难以不足水产需求下滑 总体需求减少 另一方面 虽然华南的豆菜粕现货价差在900 mdash 1000元 吨区间 有利于菜粕的替代需求 但菜粕同样面临着棉籽粕 花生粕 葵粕等杂粕的竞争替代 不利于菜粕消费 总体菜粕需求缺乏亮点 因此 后期国内菜粕同样面临大供应 小需求的局面 价格或继续承压 总结以及后市展望 对于豆粕来说 在南美新季大豆面临严重的天气问题之前 市场对南美新作大豆维持丰产预期 这将使得CBOT大豆和连粕价格以下跌行情为主 国内豆粕现货和基差也在需求不佳的预期下难有大幅反弹空间 不过 如果南美产区天气出现不利变化 巴西新作大豆产量预期大幅下调 那么CBOT大豆在美国大豆供需偏紧的背景下存在较好的反弹动力 然而 国内豆粕产业结构相对脆弱 下游企业对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的现货采购比例不高 一旦南美大豆供应预期改变 内盘油粕价格将比CBOT大豆价格有更大的涨幅 继而推动油厂榨利修复 因此 后市要密切关注南美产区天气和国内油厂榨利变化 对于菜粕来说 四季度菜粕供应充足预期相对确定 需要关注豆粕 菜粕价差以及菜粕 杂粕价差变化对菜粕需求的影响 如果豆粕 菜粕价差不能对菜粕消费形成有效的替代需求 那么后市国内菜粕行情或以走弱为主 作者单位 中州期货
更新时间:2023-10-31 08:2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