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4,873项符合查询结果。(搜索耗时:0.0000秒)
从供给端看 月初养殖企业采取缩量挺价策略 叠加政策调控预期 市场看涨情绪有所升温 但能繁母猪存栏量维持稳定 产能持续释放的预期仍在 加之近期养殖端出栏节奏恢复 市场整体猪源供应相对充足 需求方面 高温天气下 终端消费持续疲软 学校放假进一步削弱食堂采购需求 屠宰企业订单减少明显 综合来看 上涨空间受制于供给恢复和需求疲弱 不过养殖端压栏挺价及二育逢低补栏支撑猪价下方 多空博弈下 短期内盘面走势偏震荡 中期关注需求季节性回暖预期下 阶段性反弹的机会 生猪2509建议区间13700 14400元 吨 一 行情回顾 月初猪价快速上行后 淡季终端承接力度不足 养殖端压栏 二育情绪降温 出栏节奏逐步恢复 猪价回落 主力2509合约贴水现货 回调幅度小于现货 期现价差有所修复 二 生猪基本面分析 2 1 出栏加速 猪价回落 截至7月15日 生猪出栏均价14 55元 公斤 较上周环比下跌0 31元 公斤 标肥价差 0 18元 公斤 较上周环比扩大0 04元 公斤 淡季需求疲弱 压制猪价反弹 养殖端出栏有所加速 供给逐步恢复 猪价回落 截至7月15日 仔猪出栏均价35 45元 公斤 较上周环比上涨0 04元 公斤 近期猪价回暖 市场预期走强 仔猪补栏意愿增加 仔猪价格回暖 2 2 近期出栏节奏加快 供给逐步恢复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 2025年5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42万头 同比上升1 2 环比回升0 1 根据农业农村部新修正的 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 当前能繁存栏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3 6 处于合理区间上限 24年12月至25年5月期间 环比趋稳 同比增幅有限 表明产能扩张势头已有所控制 后续仍需持续观察 不过24年4月至24年11月 能繁母猪存栏逐月环比回升 以生产周期推算 25年前三季度处于产能兑现期 据Mysteel统计 截至2025年6月底 样本规模场能繁母猪存栏量为509 82万头 环比上调0 29 同比增长4 2 养殖有一定利润空间 尤其是6月下旬猪价迎来低位反弹 养殖利润走扩 去产能意愿不强 加之对市场存看涨预期 能繁母猪存栏延续增长趋势 从生产周期推算 2025年规模场理论产能呈现环比上升态势 样本规模场6月商品猪存栏数为3574 72万头 环比增加0 3 同比增加5 63 样本规模场6月商品猪出栏量为1076 82万头 环比增加1 6 同比增加23 6 6月 气温逐步升高 大猪出栏节奏加快 随着大猪存栏下降 7月初养殖端压栏 二育情绪升温 截留部分标猪猪源 出栏节奏放缓 支撑猪价走强 近期猪价上行后 养殖端认卖心态渐强 二育成本上升 意愿下降 出栏节奏有所恢复 截至7月11日 生猪出栏均重123 5公斤 较上周环比下降0 02公斤 随着气温不断升高 终端需求低迷 养殖端降重意愿较强 前期压栏的大猪加速出栏 不过随着养殖端降重效果显现 出栏均重有所下降 大猪供给压力有所缓解 2 3 终端走货偏缓 开工率持续回落 截至7月15日 重点屠宰企业开工率为25 24 较上周环比下降0 07 冷冻肉库容率17 46 较上周环比持平 高温天气叠加学校放假 需求处于淡季 屠企订单减少 开工率持续下滑 冻库库存方面 冻肉走货缓慢 且终端鲜销走货不畅 存在被动入库的现象 冻品库存小幅回升 2 4 近期猪价承压走弱 养殖利润预计回落 截至7月15日 玉米现货均价2413 63元 吨 较上周环比下跌13 82元 吨 豆粕现货均价2915 14元 吨 较上周环比上涨18元 吨 上周 玉米 豆粕窄幅波动 玉米从基本面看 受高温天气影响 贸易商加快出货节奏 市场流通粮源供应相对宽松 深加工企业开工率维持低位 采购意愿不强 饲料企业增加小麦替代比例 进一步削弱玉米饲用需求 在供需双重压力下 玉米现货价格整体承压 豆粕从基本面看 随着进口大豆到港节奏加快 油厂原料供应紧张局面得到有效缓解 大豆压榨量呈现稳步回升态势 下游采购则维持谨慎态度 导致7月后豆粕库存或进入快速积累阶段 在供应增加而需求平稳的背景下 预计短期豆粕现货价格承压运行 截至7月11日 自繁自养养殖盈利160 3元 头 盈利较上周环比扩大21 45元 头 外购仔猪养殖盈利0 17元 头 盈利较上周环比缩小2 97元 头 由于2025年一季度仔猪价格迎来大幅上行 仔猪补栏成本较高 当前外购仔猪养殖的利润空间被压缩 7月初 猪价走势偏强 养殖利润持续回升 不过随着近期供给逐步恢复 猪价回调 预计养殖利润将有所回落 三 行情总结 虽然月初养殖企业缩量出栏以及政策利好驱动 市场看涨情绪升温 但能繁母猪存栏保持稳定 叠加出栏节奏逐步恢复正常 市场供应充裕 需求侧受持续高温影响 终端消费持续低迷 叠加暑期学校食堂停采 导致屠宰企业订单量明显萎缩 当前市场 一方面供应宽松和消费疲软制约价格上涨空间 另一方面猪价下跌后 压栏惜售情绪及二育逢低补栏又对价格形成支撑 短期来看 多空因素博弈下 短期价格维持震荡格局 中期随着季节性消费回暖 需关注阶段性反弹机会 生猪2509建议区间13800 14200元 吨
更新时间:2025-07-17 08:54:25
近日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发布 粮食展望 报告 该报告表明 全球粮食商品市场前景相对乐观 除食糖外 所有商品产量预计都将增加 该报告指出 就核心农产品而言 全球大米 玉米 高粱和油籽产量预计将分别创下历史新高 但报告同时强调 全球粮食生产仍易受不利天气条件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延宕持续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以及经济条件的影响 FAO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西莫 middot 托雷罗表示 虽然农业生产趋势看似稳健 但对全球粮食安全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可能正在增加 这份报告对包括小麦 粗粮 大米 油料作物 食糖 肉类 乳制品和渔业产品在内的主要粮食商品的生产 贸易 消费和库存进行了市场评估和最新预测 还估算了全球食品进口费用总额 报告预计未来一年全球小麦产量将小幅增长 但人均食用消费量将下降 产量增长预计主要由欧盟13 的增长预期推动 同时印度因种植面积扩大有望创下产量新纪录 粗粮产量预计将增长3 4 达到创纪录水平 这主要得益于巴西 欧盟等地区稳健的产量前景 美国尤为突出 预计美国玉米产量将增长6 0 主要原因是播种面积扩大 更有利的天气条件预计也将提振南部非洲的玉米产量 FAO还发布了对来年全球大米产量的首次预测 预计年增长率为0 9 达到5 515亿吨的历史新高 主要可归因于亚洲预计将出现增产 受非洲强劲需求以及印度与南美出口增加的推动 预计2025年国际大米贸易量将增长1 4 达到创纪录的6050万吨 作为人类膳食组成中最重要的谷物 全球大米人均食用消费量预计将提高 其中低收入缺粮国的增长幅度预计可达2 该报告还更新了FAO对2024年全球食品进口费用总额的估算 预计较上年将增长3 6 达到近2 1万亿美元 主要原因包括咖啡 茶 可可和香料的进口费用激增29 3 果蔬进口费用增长8 1 以及肉制品进口费用增长5 6 相比之下 其他粮食类商品的进口费用则出现下降 其中谷物进口费用下降4 6 2025年 贸易紧张局势和政策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进口量和价格 进而影响全球食品进口费用总额 其影响因国家和商品而异 取决于进口依赖程度和替代品可得性等因素 不利天气事件和供应链中断可能进一步推高进口费用
更新时间:2025-07-16 16:19:23
7月16日 大连玉米期货主力c2509合约 开盘价2296元 吨 午盘收2290元 吨 跌11元 吨 昨结价2301元 吨 最高价2304元 吨 最低价2288元 吨
更新时间:2025-07-16 13:09:51
玉米 15日全国均价总体延续偏弱走势为主 局部地区涨跌互现 波动地区增多总体涨少跌多 近期国内进口玉米拍卖成交率屡次下滑 南方早熟玉米也开始少量上市 供应缺口预期逐渐弱化 持粮主体出货意愿持续保持高位 下游企业对玉米采购需求被压缩 价格继续弱势调整 7月份 中国陈化玉米库存将继续下降养殖及饲料生产所需玉米数量将继续增长 国储玉米轮出拍卖上市量逐步减量 基层粮源逐步见底市场流通粮源将依旧总体充足略偏紧 新季小麦上市继续利空小麦也利空玉米价格但对玉米价格走势影响有限 多方因素冲抵叠加结果依旧利多玉米价格走势 DDGS 15日DDGS价格略稳 下游市场观望心态较浓 部分贸易商灵活议价出货 下游企业消化前期库存 原粮玉米价格下调 酒精企业生产亏损压力减弱 对DDGS底部支撑相对不足 7月份 我国玉米深加工企业生产将继续处于生产淡季 部分生产企业进入检修期开机率依旧偏低 理论上DDGS新增产供量将继续下降 豆粕 因美国中西部地区天气条件有利于大豆生长 增强人们对秋季大豆丰收的预期 继续压制大豆市场人气 CBOT大豆期货大多合约收盘下跌 其中基准期约略微收低 当前正值进口大豆到港高峰期 油厂大豆压榨量维持高位运行 豆粕产量较大但饲料养殖企业继续拿货有限 油厂豆粕累库节奏加快 库存高企导致供给压力仍在释放 但中美贸易谈判结果存不确定性后四季度买船存在较大缺口 令豆粕价格保持近弱远强行情 棉粕 今日棉粕市场价格继续持稳 油厂大豆压榨量维持高位运行 终端消费平稳 豆粕延续累库节奏 粕价维持偏弱状态 利空棉粕行情 但目前棉油厂受开机率低位导致的供应收紧驱动 棉粕供应压力不大 同时棉籽价格坚挺 继续对成本提振 初步预计棉粕价格维持偏强整理 菜粕 今日郑州菜粕期货高开后震荡上行 加拿大油菜籽期货收盘下跌 其中基准期约收低0 1 未能守住早盘的涨势 ICE菜籽震荡偏弱 国内豆粕供应压力较大 偏弱调整 市场消息指引有限 菜粕整体窄幅调整为主
更新时间:2025-07-15 12:03:53
国内猪肉价格有所上涨 鸡蛋价格小幅下跌 国际多数大宗农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一 国内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情况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 2025年第28周 2025年7月7日 mdash 13日 下同 ldquo 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 rdquo 为113 06 以2015年为100 比前一周升0 70个点 同比低2 82个点 ldquo lsquo 菜篮子 rsquo 产品批发价格指数 rdquo 为113 16 以2015年为100 比前一周升0 82个点 同比低2 93个点 猪牛羊肉价格有所上涨 鸡蛋价格小幅下跌 猪肉批发市场周均价每公斤20 56元 环比涨0 9 同比低16 4 牛肉批发市场周均价每公斤63 47元 环比涨0 3 同比高4 4 羊肉批发市场周均价每公斤59 52元 环比涨0 2 同比高1 0 白条鸡批发市场周均价每公斤16 95元 环比跌0 6 同比低2 1 鸡蛋批发市场周均价每公斤6 93元 环比跌2 0 同比低27 0 二 国际大宗农产品 1 玉米 大豆 大米和棉花价格环比小幅下跌 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玉米和大豆最近期货合约收盘周均价每吨分别为162美元和374美元 环比分别跌4 和2 同比分别高2 和低12 泰国100 B级和5 破碎率大米曼谷离岸周均价每吨分别为408美元和392美元 环比均跌2 同比分别低33 和34 国际棉花价格指数 SM级 每磅77 09美分 每吨1700美元 环比跌1 同比低4 2 小麦和豆油价格环比基本持平 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小麦和豆油最近期货合约收盘周均价每吨分别为200美元和1189美元 环比均基本持平 同比分别低1 和高14 3 原糖价格环比小幅上涨 国际糖料理事会原糖周均价每磅16 67美分 每吨368美元 环比涨2 同比低16
更新时间:2025-07-16 09:33:09
据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 7月第2周 采集日为7月10日 生猪 猪肉 活牛价格环比上涨 仔猪 鸡蛋 鸡肉 商品代雏鸡 肉羊 豆粕价格环比下跌 牛肉 生鲜乳 玉米 配合饲料价格环比持平 生猪产品价格 全国仔猪平均价格36 05元 公斤 比前一周下跌0 2 同比下跌17 9 广东 福建 上海 青海 新疆等12个省份仔猪价格上涨 宁夏 天津 甘肃 河北 湖南等17个省份仔猪价格下跌 华北地区价格较高 为37 26元 公斤 西南地区价格较低 为33 81元 公斤 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5 09元 公斤 比前一周上涨0 9 同比下跌18 5 福建 海南 黑龙江 陕西 吉林等26个省份生猪价格上涨 广西 贵州 重庆3个省份生猪价格下跌 内蒙古价格持平 华东地区价格较高 为15 64元 公斤 东北地区价格较低 为14 54元 公斤 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5 46元 公斤 比前一周上涨0 4 同比下跌11 9 黑龙江 福建 内蒙古 甘肃 青海等20个省份猪肉价格上涨 天津 广西 辽宁 广东 河北等9个省份猪肉价格下跌 上海价格持平 华南地区价格较高 为27 73元 公斤 东北地区价格较低 为22 46元 公斤 家禽产品价格 全国鸡蛋平均价格8 37元 公斤 比前一周下跌1 3 同比下跌20 0 河北 辽宁等10个主产省份鸡蛋价格6 66元 公斤 比前一周下跌2 6 同比下跌29 3 饲料价格 全国玉米平均价格2 49元 公斤 与前一周持平 同比下跌3 9 主产区东北三省玉米价格为2 28元 公斤 与前一周持平 主销区广东省玉米价格2 60元 公斤 比前一周上涨0 4 全国豆粕平均价格3 29元 公斤 比前一周下跌0 6 同比下跌9 1 育肥猪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 39元 公斤 与前一周持平 同比下跌4 2 肉鸡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 52元 公斤 与前一周持平 同比下跌3 3 蛋鸡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 24元 公斤 与前一周持平 同比下跌3 9
更新时间:2025-07-16 09:30:53
市场资讯 1 截至2025年7月10日当周 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为1 287 159吨 上周为修正后的1 563 946吨 去年同期为1 099 615吨 2 截至7月10日 美国34个地区的玉米酒糟粕 DDGS 报价平均为145美元 吨 较一周前下跌3美元 3 印度气象局 IMD 称 截至7月14日 印度在当前季风季节 6月至9月 的累计降雨量达到311 6毫米 比长期均值 过去50年 高出9 而一周前高15 4 法国农业局 FranceAgriMer 发布的作物评级报告显示 玉米优良率为75 低于一周前的78 也低于去年同期的83 5 俄罗斯农业部发布通告 2025年7月16日到22日期间 玉米基准价格为每吨232 1美元 出口关税为947 1卢布 吨 之前一周基准价格232 6美元 出口关税为961 7卢布 吨 6 乌克兰农业部称 截至7月14日 2025 26年度 始于7月 乌克兰谷物出口量为48 6万吨 低于去年同期的199 6万吨 7 马托格罗索州农业经济研究所 IMEA 表示 截至7月11日 该州二季玉米收获进度为40 2 比一周前增长13 2 行情分析 产区天气利于作物生长 天气题材驱动不足 美政府对加拿大等国再提加征关税 美玉米需求存疑 周度出口销售放缓 CBOT玉米盘面仍承压 本周进口玉米拍卖继续进行 成交疲软 底价成交为主 带动贸易商出货意愿上升 市场供应改善 深加工企业开工率小幅下调 贸易商出货积极 库存得到补充 饲料企业以消耗前期库存为主 采购意愿不强 上周全国饲料企业平均库存 31 58 天 较上周下降 0 38 天 环比下跌 1 19 同比上涨 1 38 绝对值仍超历史同期 玉麦价差走缩 小麦替代逐步增加 震荡偏弱运行 09合约压力2420 有进一步向下测试支撑需求
更新时间:2025-07-16 09:28:25
7月2日 在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山东延旭集团的生产车间内 有机废物处理设备正在高速运转 经过固过固液分离 厌氧发酵等工序 粪污和秸秆被转化成优质有机肥 一袋袋成品不断地从生产线上产出 ldquo 我们公司年产有机肥达5万吨 销售市场份额占东营全市90 以上 rdquo 山东延旭集团董事长成志强介绍 东营市盐碱地较多 存在土壤板结 肥力不足等问题 这一直是农民的心头之患 而传统做法依赖化肥 却往往陷入 ldquo 越用越碱 rdquo 的恶性循环 ldquo 有机肥是改良盐碱地的重要 lsquo 武器 rsquo rdquo 成志强解释 有机肥可以显著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能有效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增强保水保肥能力 更重要的是 有机肥中的微生物能增加土壤生物多样性 显著提升土壤自身的 ldquo 抗盐碱 rdquo 能力 从根本上改良土壤环境 为作物生长创造条件 如何将废弃物大规模 高效地转化为 ldquo 土壤良药 rdquo 成志强解答 秘密就在于他们的核心项目 mdash mdash 60万吨畜禽粪污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 以下简称综合利用项目 采用了先进的 ldquo CSTR中温厌氧 rdquo 技术 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ldquo 既要 lsquo 吃 rsquo 得进 还要 lsquo 吐 rsquo 得出 rdquo 成志强说 综合利用项目以人畜粪污 农作物秸秆等农村有机废弃物为原料 年处理能力高达60万吨 覆盖黄三角农高区 广饶县及周边区域 有效解决了农村环境治理难题 同时 综合利用项目每年还可 ldquo 吐 rdquo 出优质有机肥5万吨 沼气450万立方米 其中 沼气用于发电 年发电量达800万度 相当于每年节省标准煤6500吨 实现了资源循环与节能减排双重效益 延旭集团也因此成为全省首家集人畜粪污 厨余垃圾及秸秆处理为一体的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ldquo 更为关键的是 我们拥有强大的研发力量作为支撑 rdquo 成志强说 近年来 延旭集团投入8000万元 建设了120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和智慧农业展示中心 与此同时 还与多家顶尖院所高校深度合作 持续攻关生物有机肥在盐碱地改良中的应用技术 目前 不少研发成果已转化为实际应用 生产的有机肥产品广泛应用于番茄 玉米 水稻等作物种植 成志强介绍 为进一步延长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延旭集团还投资4800万元 打造了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 以下简称产业园 园区涵盖1 3万平方米高标准温室大棚 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和一体化智慧农业展示中心 并配套建设研发中心 主要种植大田作物和经济作物 ldquo 园内作物所需的肥料均来自企业生产的有机肥 致力于实现零化肥 零污染的有机粮食生产 rdquo 成志强说 产业园内作物种植产生的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后续又可用于企业的有机肥生产 形成 ldquo 产废 mdash mdash 用废 mdash mdash 再循环 rdquo 的绿色闭环产业链条 未来 这里还将拓展 ldquo 采摘游玩 rdquo ldquo 旅游观光 rdquo 等项目 ldquo 下一步 我们将进一步增加科研投入 聚焦农业生产废弃物生态消纳和循环利用 促进种养结合 农牧循环深度融合 为黄河三角洲农业生产 生态融合 生态宜居 产业发展助力 rdquo 成志强说
更新时间:2025-07-16 08:38:06
温哥华7月14日消息 周一洲际交易所 ICE 棉花期货上涨 基准合约收高1 04 收复了上周的部分跌幅 主要是受到逢低买盘以及技术性买盘的支持 截至收盘 棉花期货上涨0 21美分到0 70美分不等 其中2025年10月期棉收高0 21美分 报66 41美分 磅 12月期棉收高0 70美分 报收68 12美分 磅 3月期棉收高0 65美分 报收69 40美分 磅 成交最活跃的12月期棉的交易区间在67 36美分到68 20美分之间 上周期棉下跌1 5 因为美国农业部在7月供需报告里调低棉花需求预期 同时调高产量与库存预估 令期棉价格承压 分析人士表示 周一棉价反弹主要源于技术性超跌后的逢低买盘支撑 尤其在美国谷物市场 玉米 小麦和大豆 反弹之际 资金流入也对棉花形成共振支持 美国佐治亚州棉花经纪商凯斯 布朗认为 目前棉价或将维持在67至68 5美分区间波动 并未摆脱震荡格局 美国农业部7月份供需报告显示 美国2025 26年度棉花产量预测为1460万包 较上月预估调高60万包 也高于上年的1440万包 期末库存上调30万包至460万包 尽管供应面压力上升 但市场短期认为此前下跌过度 吸引部分低位买盘回补 国际局势方面 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加剧贸易摩擦 宣布自8月起对欧盟与墨西哥大多数进口商品征收30 关税 亚洲经济体如日本与韩国也面临同样威胁 引发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升温 尽管棉花暂未被明确列入新一轮征税清单 但市场担忧贸易壁垒将间接影响纺织品出口链条 持仓数据显示 上周投机基金增加在ICE期棉的看跌押注 结束了此前连续三周削减的势头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 CFTC 表示 截至7月8日 投机基金在棉花期货和期权市场持有净空单46 090手 比一周前增长3 180手或7 前一周净买入5 175手 今年迄今期棉下跌2 27 这将是连续第四年下跌 2024年期棉下跌13 8 此前两年期棉分别下跌2 84 和25 以上 周一 12月期棉成交量为17 484手 上一交易日为17 409手 空盘量151 597手 上一交易日151 405手
更新时间:2025-07-15 08:07:39
在农业产业化的浪潮中 科技研发实力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也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双胞胎集团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始终坚持将科技研发与人才培养作为核心发展战略 以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以人才保障持续创新 在行业内树立了标杆 科技研发创新引领 铸就行业技术高地 千百年来中国农村养乳猪的模式 流程长 劳动强度大 猪栏常年潮湿病菌多 容易造成乳猪拉稀 新生仔猪拉稀成为导致生猪死亡的主要诱因 2003年 双胞胎集团另辟蹊径 通过膨化技术使玉米从生食变成熟食 并配合熟料使用干喂法 水喂法 彻底解决了猪的拉稀问题 大幅提升了生猪存活率 让养猪从此变成了一件容易的事 彻底改变了国人几千年以来的养猪方法 两个单颗粒饲料巧妙地连接在一起的 ldquo 双胞胎 rdquo 形状 也成为双胞胎集团在行业中最鲜明的标志 1998 年成立至今 双胞胎集团在饲料研发领域始终以突破行业痛点为导向 从破解乳猪拉稀难题的开创性配方 到引领无抗饲料技术革新 再到低蛋白日粮的规模化应用 一路以 ldquo 硬核 rdquo 科技突破行业瓶颈 用 72 项发明专利垒筑起饲料研发的行业 ldquo 高地 rdquo 更两度摘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成为驱动中国饲料产业升级的标杆力量 凭借技术赋能 双胞胎集团在产业发展上 ldquo 一路驰骋 rdquo 创造出了中国民营企业和中国饲料业 ldquo 神话 rdquo 故事 mdash mdash ldquo 双胞胎现象 rdquo 连续十年保持50 的复合增长速度 连续五年实现100万吨以上的销售增长速度 自2013年起双胞胎集团连续11年跻身 ldquo 中国3个500强 rdquo 中国企业500强 中国制造业500强 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2024年经亚洲国际品牌研究院认定 ldquo 双胞胎集团猪饲料外销全球第一 rdquo 随着企业的持续壮大 双胞胎集团已构建了从饲料生产 生猪养殖 屠宰与深加工等多个领域的完整产业链 并继续瞄准行业痛点开展技术研发 解决 ldquo 卡脖子 rdquo 问题 其中 ldquo 低蛋白日粮 rdquo 技术就是关键突破点之一 豆粕作为饲料生产的核心原料之一 其供应在国内高度依赖进口 受关税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 豆粕价格的每一次起伏都直接牵动着饲料生产成本的 ldquo 神经 rdquo 在此背景下 双胞胎集团研发的 ldquo 低蛋白日粮 rdquo 技术 成为破解成本困局 提升生猪养殖效能的关键突破口 双胞胎集团通过构建精准原料数据库 创新运用氨基酸平衡技术 小品种氨基酸应用及低豆粕原料多元化配比方案 大力推广低蛋白日粮与精准饲喂模式 这一技术体系不仅实现了显著的经济与生态效益 mdash mdash 每年可节约豆粕 100 万吨 玉米 560 万吨 减少氮排放 19 5 万吨 更在保证动物生长性能的前提下 大幅降低饲料蛋白含量 从根源上减少对大豆等高蛋白原料的依赖 既为养殖端持续降本增效 又有效缓解环境压力 为饲料产业的提质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目前 双胞胎集团在饲料方面开展了六大研究方向 分别是原料营养价值评估 动态原料数据库 原料预处理关键技术 不同品系动态营养模型 氨基酸平衡技术 肠道健康关键调控技术 养猪技术方面 在研发平台上 每年近红外数据100万 更新 原料数据库5万 每年动物试验10万 头数据补充到营养数据库 每年20万 配方数据 50万 饲喂数据 全流程闭环 最终实现精准营养供应 围绕养猪业务需求 双胞胎集团大量开展健康诊断 基因育种 智能装备 绿色环保及兽药动保研发 助力健康 高效养殖 为家人提供放心安全的猪肉 近年来 双胞胎集团凭借其在生猪养殖领域的持续研发投入与创新实践 成功打造了行业领先的智能化 标准化养猪模式 成为推动中国养猪业转型升级的标杆企业 双胞胎集团深度融合物联网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 构建了覆盖育种 饲养 防疫 管理的全链条数字化体系 集团还持续在科研人员投入上加大力度 重点对防疫 育种 智能猪舍 环保 动保等领域投入近4000高精尖人才 全部用于研发应用和推广 全面提升养殖效率 未来 双胞胎集团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 深化产学研合作 推动中国养猪业向高效 智能 绿色方向迈进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人才培养夯实基础 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双胞胎集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 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在双胞胎集团 人才不只有引进来的 也有学出来的 走进双胞胎集团设立的人才培养学院 基地设施先进 功能齐全 拥有窗明几净的图书室 现代化的教室 舒适的宿舍以及整洁的食堂 位于基地5楼的研发基地 配备了养猪 饲料 动保等多个实验室 硬件设施设备均达行业一流水平 全智能化的猪舍样板点集中了料塔称重仪 智能饲喂 智能巡检机器人等先进设备 为员工提供实践操作和技术研发的优质平台 农大毕业的陈沐铃于2024年来到双胞胎集团 由于经验欠缺 初期护养仔猪率不高 工作成绩不理想 心情十分沮丧 得益于集团 ldquo 干中学 学中干 rdquo 的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学院技术导师的细心指导 并努力学习集团哺乳出生仔猪产仔登记的规范标准 陈沐铃很快掌握了饲喂技术 曾被认为 quot 难养 quot 的小猪获得了良好的生长 活仔数显著提高 谈起自身的成长 陈沐铃感恩双胞胎集团公司的人才培养制度 让她在短时间内学到先进的饲喂技术 一年多时间 她也从 ldquo 新手 rdquo 变成了 ldquo 老手 rdquo 针对不同岗位的 ldquo 成长需求 rdquo 双胞胎集团每年都会刷新培养课程表 饲料研发员要在实验室里掌握氨基酸平衡的核心技术 养殖场技术员得在智能猪舍里练就精准饲喂的本领 并对每位员工 双胞胎都会配备顶尖导师 帮助员工实现成长 为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双胞胎集团创新推出了一系列激励机制 通过员工持股计划 TUP 激励 绩效激励等方式 让奋斗者共享企业发展红利 在人才供应方面 双胞胎集团每年引进数十位高端人才 持续提升组织能力 每年招聘3000 应届大学生 聚焦全球顶尖院校 每年5000 蓝领工人招聘 聚焦夫妻工招聘 营造家文化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 双胞胎集团成立了多个高水平的科研平台 包括院士工作站 中科院博士工作站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以及国家级星创天地等 庞大的研发团队包括2位院士 30位博士和160位硕士 共同致力于遗传育种 饲料研发 非瘟防控等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与改进 展望未来 双胞胎集团将继续坚守生猪全产业链的主航道 并积极向 ldquo 新 rdquo 领域进军 将大力发展养猪和饲料两大核心业务 同时布局兽药疫苗 肉食 国际贸易等上下游业务 以实现向现代化肉食品深加工企业的转型 双胞胎集团立志在未来十年内实现世界500强的宏伟目标 成为世界一流的农牧企业
更新时间:2025-07-15 17: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