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中美两国经贸论坛朝着乐观的方向发展,美国政府传出中美贸易战休战后中国将从美国进口1200万吨美国大豆,这对美国大豆收割上市以来最大的利多因素,支撑美盘大豆期价连续五日上行,突破1100美分/蒲式耳,并创下15个月新高。
美盘大豆价格上涨带动进口大豆成本跟随上行,据相关估算统计,目前在现行关税下进口美国大豆成本已经涨至4850元/吨的高价,不过后期若关税降至10%或13%的话,成本估计在4350元/吨;而巴西大豆价格也跟随上行,涨至4050元/吨以上的高价,达到8月中旬以来的成本高点。不过巴西大豆出口销售进度较快,后期还能出口的数量不多,这就给美国大豆提供机会,但最终还要等相关的关税确定,在成本优势方面是否能够吸引国内大豆进口商采购美国大豆。

在中美经贸论坛未确定中国进口美国大豆的关税政策及信息之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确认说中国将在当前季节购买1200万吨美国大豆,并在未来三年内每年采购至少美国大豆2500万吨。1200万吨的进口数量,将能够填补元旦至春节前这段时间国内大豆供应偏紧的缺口,将缓解市场的担忧情绪,限制豆粕价格上行的幅度。
目前油厂大豆在近期到港数量较多的情况下供给充裕,油厂开机压榨水平较高,豆粕产量较大,高于终端提货需求量,豆粕供应处于宽松水平。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止10月24日,全国主要油厂豆粕库存105万吨,油厂压榨量恢复至较高水平后豆粕库存再次攀升至100万吨以上的较高水平,虽然比2024年同期减少2万吨,但是较过去三年同期均值增加了36万吨;而进口大豆库存807万吨,库存已经连续三周维持在800万吨以上的高位,比2024年同期增加194万吨,较过去三年均值高达368万吨。
目前气温逐渐下降后养殖端对豆粕的需求逐渐转旺,特别是在生猪及家禽存栏数量均处于偏高水平的情况下,对豆粕的需求消费逐渐增多,但因油厂偏高的开机压榨水平下豆粕产量较大,供应维持宽松的水平,这将会限制豆粕价格跟随成本增加后上涨的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