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玉米播种关键期,黄龙县抢抓农时推进“吨粮田”播种。从良种选育到机械作业,从技术指导到示范引领,一系列增产举措让“吨粮田”从愿景走向现实。科技力量让黄土高原的“望天田”变身“高产粮仓”,一幅“科技春耕、丰产增收”的画卷在希望的田野上徐徐展开。

  新机械化掀起播种热潮

  5月6日至10日,在黄龙县三岔镇长石头村百亩“吨粮田”示范基地,玉米播种作业正酣。伴随着农机的轰鸣,施肥、播种、铺管等工序一气呵成。“今年首次采用宽窄行种植模式,宽行80厘米、窄行40厘米,搭配水肥一体化技术,播种密度达到每亩5500株,留苗量不少于5000株,为高产打牢基础。”黄龙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刘宇峰现场介绍道。从高空俯瞰,整齐的播种机在田间往返穿梭,勾勒出标准化种植的现代农耕图景。

  “三新”融合破解增产密码

  面对传统种植“密度低、管理粗”的瓶颈,黄龙县打出“新品种、新机械、新技术”融合推广的组合拳。今年重点引进甘玉265、美联41、MC618等十余种抗旱耐密良种,通过机械化播种实现“播得快、播得匀”,后期更有无人机承担追肥打药任务,构建起“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体系。

  “技术人员指导我们使用新品种和新机械,每亩种植量比往年增加近千株,加上科学水肥管理,预计亩产同比提升显著。”黄龙县三岔镇长石头村村民田东伟对丰收充满信心。

  示范引领构建增产体系

  以“稳面积、攻单产”为目标,黄龙县构建起“五统一”服务体系(统一良种供应、肥水管理、病虫防控、技术指导、机械作业),并规划建设6个百亩级、4个千亩级“吨粮田”示范基地。通过集成应用“5335种植法”“两优四改一喷一延”“滴水出苗”等技术,推动科研成果从试验田向大田快速转化。

  “下一步将聚焦大田管理,及时查苗补苗,开展‘一喷多促’作业,确保苗齐苗壮、稳产增收。”刘宇峰表示,科技正让黄土高原的“望天田”逐步蜕变为“高产粮仓”。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的转变中,黄龙县正以“藏粮于技”的生动实践,为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交出亮眼答卷。随着“吨粮田”建设的深入推进,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正孕育着更加丰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