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统计,国内主产区新玉米进入集中收获期,叠加天气因素新粮不易保管,基层种植户售粮积极性高,市场流通量显著提升,而收购主体及用粮企业建库需求一般,打压现货价格大幅下行,全国现货均价月环比跌幅为4.77%。

  一,供应市场—新粮收购上市速度加快

  东北产区新季玉米收割及上市进度进一步加快,新玉米单产较为理想,基层种植户认卖情绪偏强,潮粮供应偏集中,市场流通的潮粮较多,而随着中旬降雪天气来临,低温天利于新粮存放,基层种植户卖粮积极性略有所减弱,潮粮集中上市速度放缓,市场流通量有所减少。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东北秋粮收获接近尾声。辽宁售粮进度不足3成,吉林售粮进度1成多,黑龙江售粮进度近2成,内蒙古售粮进度约1成。

  东北产地潮粮上市数量增多,北方港口新玉米到货增量明显,贸易商收购积极性一般,港内库存有所回升。截至月底北方港口库存共计94万吨。

  华北产区月初以来阴雨天气持续,新玉米堆积返潮霉变现象增多,玉米品质明显下降引发价格跌势,部分区域种植户出货意愿有所减弱,粮源流通减少,但多数种植出售积极性仍高,基层上量仍充足。中旬持续性降雨天气暂歇,局部天气转晴,新季玉米晾晒难度降低,种植户惜售情绪有所转强,潮粮出货压力减轻,但现货价格上涨后,种植户售粮情绪较为积极,部分种植户逢高出货,市场上量快速增多。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华北黄淮秋粮收获过八成。河南玉米售粮进度4成多,山东玉米售粮进度1成多,河北玉米售粮进度1成多。

  南方港口船期陆续靠港,内外贸玉米到货均有到货,库存小幅增多,截止本月底蛇口港玉米库存总量67万吨左右。东北及华北产地贸易商出货较快,南方销区陈粮库存持续消耗,市场逐步向新粮货源转移。

  二,需求市场—下游企业批量采购谨慎

  东北地区贸易商收购新粮态度谨慎,部分粮点收完晾晒,卖给本地养殖户,烘干粮流通性增强,烘干塔执行订单收购或随收随走,存粮意向较低。深加工企业也相继开秤收购新季玉米,部分华北企业北上采购东北优质粮源,直属库已经陆续开启收购,中储粮轮换采购量快速扩大,市场购销活跃度略有好转。

  北方港口轮换收储启动以及南北港玉米发运顺价,市场心态有所转好,贸易商收购心态仍谨慎,散船发运量继续增加。

  华北产区市场供应粮源以潮粮为主,需求跟进相对谨慎,用粮企业对于霉变的要求转强,贸易商随收随走,部分没有烘干塔的贸易商收购较为谨慎,深加工企业建库意愿不足,企业多以刚需采购为主。部分饲料企业采购东北玉米需求明显增加,还有采购新麦替代玉米使用。

  南方港口饲企持观望心态增强,随采购随用,玉米成交偏淡,其中内贸玉米日均出货3.7万吨。销区新粮水分稍高,并且涉及后熟期,新粮毒素尚不稳定.饲料及养殖企业多以维持刚需补库为主,在替代品充足的前提下,饲料企业对玉米采购积极性不高,市场购销氛围一般,下游采购活动趋于平缓。

  三,行情状况—期现货走势:继续调整

  本月CBOT期货价区间调整,截止10月31日,12月合约价格比一月前上涨16美分/蒲式耳,报收415.50美分/蒲式耳;本月大连玉米期货先抑后扬,截至10月31日大连玉米2601合约收于2130元/吨,较上月末持平。

  图表:2025年10月/9月CBOT玉米及DCE玉米期货市场行情变化走势图(单位:美分/蒲式耳,元/吨)

  国内现货大幅下挫,全国现货均价月环比下跌4.77%。

  图表:2025年10月中国玉米月度价格走势图(单位:元/吨)

  建议:

  11月份,中国陈化玉米库存将继续下降养殖及饲料生产所需玉米数量将继续增长、国储玉米轮出拍卖上市将继续补充市场供应,基层陈化玉米逐步见底市场流通粮源将进一步吃紧,理论上对价格依旧存在一定的利多支撑。但北方主产区新季玉米进入集中收割上市季节,新季供应压力凸显,叠加小麦饲用量继续维持高位的有效补充,总体上11月份期间大多数时候玉米供应依旧充足,市场利空压力依旧很大。预判11月份期间大多数时候产区玉米交易价格总体继续偏弱走势为主的可能性更大,11月份月度均价环比继续下跌的几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