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吉林公主岭市的杜成章,从小就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科学的种子。

  “我读高中时,隔壁就是吉林省农科院。这个单位经常有外国人进进出出,还经常举办国际性会议,当时就想我以后也要从事科研工作。”杜成章说。

  杜成章从小就喜欢亲近大自然,也帮着家人打理菜园子,上大学后,他如愿选择了农学专业,并在大四实习时遇上了国内知名大豆专家王丕武,参与了他关于大豆的课题研究,自此踏上了研究大豆的道路。

  不同于吉林这样的大豆种植大省,重庆的大豆种植面积并不算大。所以,当2009年杜成章看到市农科院的招聘启事,决定来重庆的时候,不少同学都持不同意见。

  “我跟他们想法不同——重庆的基础薄弱,说明进步潜力大。他们看到的是短板,我看到的是机会!”杜成章说。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在市农科院特作所就职后,杜成章在田间调研时发现,虽然重庆大豆品种老化、产量低,但保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本土大豆资源。

  “在重庆,我看到了许多在东北从未见过的大豆,有蛋白质含量超50%的,有含油量高的,有生育期长达200天的,也有生育期短至七八十天的,品种很多。”杜成章说,“我们做品种选育的,最需要的就是这样丰富的种质资源,这是选育出好品种的基础。”

  他针对重庆大豆所需的植株紧凑、适宜机械化、抗逆性强等性状,在重庆搜集各类大豆资源100余份,同时与导师取得联系,通过重庆、吉林大豆育种资源交叉育种,在2014年主导选育出“渝豆2号”品种,该品种蛋白质含量达46%以上,生育期介于春大豆和夏大豆之间,可与油菜轮作,去年还入选了全国高蛋白质大豆十大品种。

  十余年来,杜成章和团队先后选育出10多个大豆新品种,带动重庆大豆种植面积大幅提升,产量提升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