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收盘进一步上涨,基准期约收高0.9%,创下15个月以来的最高价,因市场乐观地认为,随着中美领导人即将于周四在韩国会晤,美国可能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
截至收盘,大豆期货上涨7.75美分到11.25美分不等,其中11月期约上涨11美分,报收1078.25美分/蒲式耳;1月期约上涨10.25美分,报收1095.25美分/蒲式耳;3月期约上涨11.25美分,报收1106.75美分/蒲式耳。
成交最活跃的1月期约交易区间在1083美分到1108美分。
1月合约盘中一度突破11美元,创下自2024年7月7 日以来主力合约的最高价。不过受获利了结和农民抛售的压力,大豆期货尾盘有所回落。
大豆出口前景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特朗普周一表示,美国和中国(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将“达成”一项贸易协议;而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周日表示,中国将根据拟议的框架协议“大量”购买大豆。
一位分析师称,周二大豆价格继续上涨,完全是因为人们对周四会议的乐观情绪,希望会议能够宣布大规模的大豆采购。他补充说,大豆价格上涨还吸引了技术性买盘。
这位分析师指出,鉴于这些预期,如果没有某种采购承诺,大豆期货价格可能会回落。
美国农业部因联邦政府持续停摆而一直未发布官方报告。一项调查显示,分析师估计截至10月26日,大豆收割已完成84%,略低于上年同期的88%,但仍比五年均值82%高出两个百分点。
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表示,10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估计为700万吨,低于一周前预估的734万吨,但是仍将比去年同期增长58.0%,略高于今年9月份的697万吨。
欧盟委员会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26日,欧盟大豆进口量为362万吨,同比减少15%。
交易商估计投机基金周二在大豆市场净买入8000手,相比之下,周一净买入20,000手。
周二,基准期约的成交量估计为312,981手,上个交易日为259,989手。空盘量为368,805手,上个交易日为349,007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