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基本面】周二CBOT大豆期货市场继续上涨,受到贸易乐观情绪的提振,盘中一度触及15个月高点,呈现粕强油弱格局。中美双方贸易团队在吉隆坡谈判中达成基本共识,市场预期中美大豆贸易即将恢复。由于美国政府持续停摆,市场无法获得美豆出口和收割进度等关键数据。民间机构预计目前美国大豆收割率已过八成,2025美豆基本实现丰收预期。农业咨询机构AgRural表示,截至10月23日,巴西大豆种植率达到36%,与去年同期持平,该机构预估的巴西大豆产量为1.767亿吨。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预计巴西10月大豆出口量为700万吨,远高于去年同期的443万吨。

  【大豆】全国秋收已近尾声,黑龙江省秋收全面结束。华北黄淮大豆品质下降,部分需求转向东北,提振东北大豆保持坚挺。中储粮周二计划拍卖的66029吨国产陈豆成交率为34%。周二豆一期货市场止跌回升重启涨势,夜盘继续扩大升幅,来自进口大豆成本上涨的提振效应明显增强。国产大豆市场走势相对独立,在获利回吐压力得到释放后,豆一期货在现货上涨和进口大豆成本升高的双重提振下,有望继续保持震荡偏强状态。

  【豆粕菜粕】周二国内豆粕现货报价整体回升,各地上涨20-40元/吨,沿海豆粕现货报价多运行在2940-3010元/吨之间。东莞菜粕报价上涨30元/吨至2490元/吨。美豆因对华出口需求前景乐观而强势反弹,内外盘成本联动提升,油厂顺势提价。据统计,截至10月24日,全国主要油厂豆粕库存达到105万吨,周度增加9万吨。本周大豆压榨量预计在230万吨左右,预计10月底油厂豆粕库存将回升至110万吨左右,豆粕供给维持较宽松局面。周二国内豆粕期货市场承接美豆强势大幅上涨,豆粕期货持仓继续大幅下降,中美恢复大豆贸易预期引发空头资金主动离场避险,粕强油弱特征凸显。美豆连涨带动进口大豆成本快速升高,内外盘成本驱动通道再度打通,联动性明显提升。关注月底中美高层会谈后大豆进口动向,短期内技术买盘有望继续推动粕类期货市场走强。

  【油脂】周二CBOT豆油市场震荡收低,延续近期横盘震荡状态,表现明显弱于豆粕。周二马来西亚棕榈油市场连续第三日下跌,触及五周低点,受到马币上涨以及相关油脂市场的弱势拖累。印尼棕榈油协会(GAPKI)表示,受益于有利天气和强劲价格,印尼2025年棕榈油产量有望增长10%至5600万吨,高于此前预估。中国粮油商务网监测数据显示,截至上周末,国内三大食用油库存总量为263.10万吨,周度增加7.42万吨,其中豆油和棕榈油库存分别增加6.74万吨和1.55万吨,菜油库存下降0.88万吨。周二国内油脂期货市场整体表现偏弱收盘悉数下跌,棕榈油期货继续增仓领跌触及逾一个月低点,油弱粕强特征进一步强化。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增幅大于出口增幅,印尼生柴需求题材淡化,国内棕榈油库存攀升,内外盘弱势联动,技术上面临破位风险。中美、中加贸易关系有望因月底高层会晤得到改善,豆油和菜油市场持续承压。内外盘油脂保持弱势联动,技术卖压持续升高。